Na(110)和Na2O(111)表面弛豫的研究
杨长生, 刘承红, 蓝田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19940117
关键词:

Na(110)表面弛豫, Na2O(111)表面弛豫, LEED谱, 能带理论

掺杂NASICON系统的23Na NMR研究
岳勇, 邓风, 胡红兵, 叶朝辉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19950602
关键词:

23Na NMR, 离子导体, NASICON

鸟嘌呤四链体中Na+的移动
郭慈, 刘翠, 杨忠志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20100219

Na+-G-四链体复合物是一个明显的极化体系, 其形成或解离过程中, Na+的移动路线目前还不十分明确. σπ水平的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融合进分子力学(ABEEMσπ/MM)模型除原子位点外, 还明确地定义了孤对电子、σ键和π键的位置, 并且各位点电荷随分子环境改变而浮动, 因此能更好地反映该体系的极化现象. 本文应用ABEEMσπ/MM方法研究了Na+-G-四平面复合物的性质, 包括它的几何构型、电荷分布和结合能等, 并在MP2/6-31G(d,p)水平上做了相应的从头算, 两种结果十分吻合. Na+的存在改变了G-tetrad的氢键方式. 通过比较Na+各条移动路线中体系的结合能, 预测G-四链体中三个Na+最有可能沿α方向依次移出. 以上研究为进一步应用ABEEMσπ/MM模型进行G-四链体中离子交换通道的动力学模拟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G-四链体, Na+-G-四平面, ABEEMσπ/MM方法, 从头算, 移动路线

绿泥石矿制备Na-X分子筛
彭利冲, 李素芹
绿泥石化学成分以SiO2、Al2O3为主,是合成分子筛的主要原料。由于绿泥石中存在Fe和Mg元素,为减少杂质对分子筛合成的影响,将绿泥石与Na2CO3进行煅烧活化,采用水和碱性溶液浸出绿泥石中的硅和铝离子,并通过ICP检测分析硅和铝的提取率,进一步确定制备Na-X型分子筛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Na2CO3预处理后绿泥石的硅和铝溶出率分别达到71%和67%。经SEM、XRD和FT-IR分析表明,Na-X型分子筛纯度较高,晶型完整,无其他杂质,热稳定性高,颗粒大小均匀,尺寸在1~2μm左右;Na-X分子筛的吸附行为符合Ⅰ型等温线,具有均匀的孔径,孔径主要区间为0.4~0.8 nm,为微孔吸附剂。此外,制备的Na-X分子筛满足中国化工行业标准(HG/T 2690-95)要求(吸水率大于23%)。
关键词: 绿泥石尾矿, Na-X型分子筛, 预处理, 水热合成
水化Na-蒙脱石和Na/Mg-蒙脱石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那平, 张帆, 李艳妮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1016/S1872-1508(06)60053-3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MD)研究了Na-蒙脱石和Na/Mg-蒙脱石层间的补偿阳离子和水分子的结构及扩散性质. 模拟结果表明, 在一定水含量范围内Na-蒙脱石和Na/Mg-蒙脱石表现出不同的膨胀形式, 特别是层间水分子数目在48~72之间时, Na/Mg-蒙脱石的层间距比Na-蒙脱石有较为明显的增大. Na/Mg-蒙脱石两层水化物的层间水分子与Mg2+形成了明显的两层水合壳; 而与Na+只形成了一层平面的水合壳. 在Na/Mg-蒙脱石中, Na+和 Mg2+的扩散方式不同, Na+的扩散范围相对更广, 自扩散系数更大. Na/Mg-蒙脱石比相同水含量下的Na-蒙脱石层间水的自扩散系数小. 由于Mg2+和Na+对层间结构的强烈影响, 从而使有少量Mg2+取代Na+的Na/Mg-蒙脱石与Na-蒙脱石表现出不同的膨胀性质和层间物质的扩散性质.
关键词:

Na-蒙脱石;Na/Mg-蒙脱石;分子动力学;水合性质;自扩散

Na型斜发沸石上Na+-Cu2+离子交换过程动力学
李曼尼, 杨文斌, 新民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19970308

用静态离子交换法研究了Na型斜发佛石上2Na+=Cu2+离子交换动力学,分别测定了液膜扩散常数R、粒内扩散系数D和滞留时间τd. 实验发现,离子交换起始为液膜扩散控制,随后在交换的大部分时间内为粒内扩散控制.并就温度、浓度对离子交换过程速率、Cu2+平衡交换数量以及滞留时间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离子交换动力学, 钠型斜发沸石

Na2B4O7-Na2CO3-NaHCO3-NaBO2-H2O四元体系的等温溶度
李君, 杨琴, 张逢星, 李恒欣, 王振军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20011117
测定了四元体系Na2B4O7Na2CO3NaHCO3NaBO2H2O在25 、 35及45 ℃时的等温溶度和饱和溶液的折光率,绘制了相应的溶度图和组成折光率图.体系在35和45 ℃时有异成分化合物-天然碱(Na2CO3•NaHCO3•2H2O)生成.这些结果有助于揭示含硼碱湖的固体盐矿成因,对有关盐卤存在的反应2Na2CO3+Na2B4O7+H2O=4NaBO2+2NaHCO3,揭示了相化学规律.
关键词: 溶度图;相平衡;四元体系;天然碱;硼酸盐;碳酸盐
熔融NaCaF3Na2CaF4Na3CaF5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程兆年, 郟正明, 许立, 陈念贻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19940802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熔盐溶液NaCaF_3、Na_2CaF_4和Na_4CaF_5体系,模拟表明,三种二元混合系的径向分布函数十分接近.由模拟所得到的摩尔混合焓很好地与实验值一致.混合焓与Na~+离子势阱深度之间表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模拟表明,在Na_2CaF_4体系中,即NaF-CaF_2二元系处于低共熔混合组分比NaF:CaF_2=2:1时,Na~+,Ca~(2+)和F~-离子的自扩散系数出现很大的反常.

关键词:

NaF-CaF2, 熔盐溶液, 分子动力学模拟

23Na27Al固体核磁共振研究Na+γ-Al2O3上的吸附状态
邓凤, 杜有如, 叶朝辉, 孔渝华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19940101
关键词:

23Na MAS NMR, 1H—27Al CP/MAS NMR, 吸附, γ-Al2O3

担载Na对Cu-ZnO/Na-SiO2催化剂结构及催化仲丁醇脱氢反应活性的影响
马隽, 朱娜
【应用化学】doi: 10.3724/SP.J.1095.2011.00638
采用金属Na对SiO2进行预处理,之后用浸渍法制备Cu-ZnO/Na-SiO2催化剂。研究了Na的加入方式和含量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TPR等测试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未经Na预处理SiO2制备的Cu-ZnO-Na/SiO2催化剂对比,Na的加入提高了Cu物种的分散度,并增强了Cu物种与载体的相互作用。通过调节Na的加入量可获得性能较佳的仲丁醇脱氢催化剂。
关键词: 碱金属, Cu-ZnO/Na-SiO2催化剂, 仲丁醇, 脱氢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末页
  • 共:11页
  • 跳转
  •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