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Volume 36 Issue 4

目录
2021, 36(4):
[Abstract](173) [FullText HTML] [PDF 541KB](2)
Abstract:
厦门大学化学学科百年华诞专题序言
2021, 36(4): 210302  doi: 10.3866/PKU.DXHX202103028
[Abstract](168) [FullText HTML] [PDF 216KB](3)
Abstract:
恩师引路,求学从教——卢嘉锡在厦门大学的青少年岁月
Xianchi Lu , Getan Lu
2021, 36(4): 210204  doi: 10.3866/PKU.DXHX202102047
[Abstract](334) [FullText HTML] [PDF 2102KB](3)
Abstract:
追忆恩师刘椽先生
Yongxun Zhang
2021, 36(4): 210204  doi: 10.3866/PKU.DXHX202102049
[Abstract](271) [FullText HTML] [PDF 856KB](2)
Abstract:
汀江岁月忆蔡师
Shaomin Zhou
2021, 36(4): 210205  doi: 10.3866/PKU.DXHX202102050
[Abstract](260) [FullText HTML] [PDF 820KB](3)
Abstract:
田昭武求学及早期从教经历
Huashui Lin , Qingyu Wu
2021, 36(4): 210204  doi: 10.3866/PKU.DXHX202102046
[Abstract](269) [FullText HTML] [PDF 1271KB](3)
Abstract:
物质结构的摇篮——从张乾二在厦门大学求学任教科研谈起
Menghai Lin , Xiaoyin Guo
2021, 36(4): 210205  doi: 10.3866/PKU.DXHX202102051
[Abstract](255) [FullText HTML] [PDF 1212KB](2)
Abstract:
卢嘉锡、徐光宪和《物质结构》
Hui Zhang
2021, 36(4): 210204  doi: 10.3866/PKU.DXHX202102048
[Abstract](367) [FullText HTML] [PDF 2457KB](7)
Abstract:
厦门大学线下一流课程“基础化学实验(一)”教学设计样例——“硫酸亚铁铵的制备、组成和杂质分析及其应用”实验教学整体设计
Yiru Wang , Shunliu Deng , Yinyun Lü , Yanping Ren
2021, 36(4): 201101  doi: 10.3866/PKU.DXHX202011014
[Abstract](228) [FullText HTML] [PDF 2539KB](5)
Abstract:
一流的教学内容是一流课程建设的核心。本文主要介绍厦门大学线下一流课程“基础化学实验(一)”教学设计样例,即“硫酸亚铁铵的制备、组成和杂质分析及其应用”实验教学整体设计,以期为基础化学实验一流课程建设和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经验。
物理化学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Hong Yuan , Wuke Li , Jun Wang , Falong Jia , Fengyun Wang , Jun Guo , Zhu Luo , Shuxin Ouyang
2021, 36(4): 200505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52
[Abstract](171) [FullText HTML] [PDF 2294KB](3)
Abstract: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全国高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成为大家的共同选择。以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物理化学”教学为例,介绍了教学材料的准备、上课方式的选择、教学过程的演进以及对线上教学的思考。通过大半学期的实施,充分发挥了信息化的优势和教师“导”、学生“学”的作用,师生共同构建了物理化学线上教学课堂。结合对学生的调研,总结了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思考,为相关教学的开展提供借鉴。
基于“SPOC+慕课堂+腾讯会议+微信群”的在线教学实践——以仪器分析课程为例
Jin Zhang , Li Liu , Sitong Yao , Yuhang Zhang
2021, 36(4): 200505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59
[Abstract](183) [FullText HTML] [PDF 1414KB](3)
Abstract: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高等学校教学活动转移到线上进行,如何化危为机,力保线上教学质量的同时探索与实践“教与学”的新模式是广大师生要共同面对的问题。联合应用“SPOC+慕课堂+腾讯会议+微信群“建立仪器分析课程”课前导学助学+课中讲学研学+课后督学思学”的一体化线上教学新模式,经初步实践教学效果较好并能为在线教学提供参考。
有机化学全线上BOPPPS教学模式实践
Lin Yao , Ru Jiang , Chunyan Xin , Huifang Nie , Gang Zhou , Pingan Wang
2021, 36(4): 200506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67
[Abstract](187) [FullText HTML] [PDF 1414KB](5)
Abstract:
面对疫情背景下“完全线上教学”的现状,聚焦线上教学互动设计及高质量教学效果达成,我们在四年制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基于超星学习通和QQ直播,将BOPPPS教学模式从课堂延伸到课前、课后的学习活动中,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全线上有机化学BOPPPS教学模式,实现了在线教学的有效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线上教学方案为后续线上课程教学改革和打造有机化学“金课”奠定了基础。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分析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Lijing Zhou , Zhan Yu , Xiaoying Sun
2021, 36(4): 200506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68
[Abstract](165) [FullText HTML] [PDF 500KB](3)
Abstract:
目前,随着中国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将传统高校课堂教学与新形势下的线上教学高效结合是全面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对本校分析化学课程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改革,构建了包含前期准备、课前预习、课中导学及课后思学四个板块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而且建立了一套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综合考核方式,最后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反思讨论法”在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Xiangdong Ji , Cheng Cao
2021, 36(4): 200503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39
[Abstract](183) [FullText HTML] [PDF 510KB](5)
Abstract:
根据大学有机化学学科特点并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了“反思讨论法”教学的本质、实际意义,并着重从学生“学”的视角和教师“教”的视角介绍了“反思讨论法”的主要形式,希望以此助力于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也期望为大学有机化学的教学探索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获得优质的教学效果。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对科研素养的培养——“思想实验”和基本科研能力的培养
Weiguang Zhao , Ying Guan
2021, 36(4): 200507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76
[Abstract](179) [FullText HTML] [PDF 1706KB](4)
Abstract:
我们借用了“思想实验”的概念,让学生结合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在动手进行实验前沙盘推演,想象完整的实验过程以及可能发生的现象和对应的处理操作,并把“思想实验”融入到ChemDraw软件使用、PPT制作、专业文献检索、归纳和阅读以及表达能力等基本科研能力的培养当中。本文详细介绍了我们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利用“思想实验”培养学生科研素养方面的一些探索。
从生活到工程:化工原理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
Hui Shao , Xueni Sun , Jun Wang
2021, 36(4): 200400  doi: 10.3866/PKU.DXHX202004005
[Abstract](194) [FullText HTML] [PDF 517KB](3)
Abstract:
化工原理作为化工类本科生进入工程领域的敲门砖,承担着工程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双重教育任务。从化工原理课程的特点出发,以单元操作为根本,以研究型课题为导入点,学生通过翻转课堂,由浅入深,从日常生活到生产实践,呈现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并将课程设计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合作能力。
生物质能源化学品乙酰丙酸酯
Wenguang Zhao , Jie Zhu , Jingxin Shi , Xianxiang Liu
2021, 36(4): 200404  doi: 10.3866/PKU.DXHX202004043
[Abstract](190) [FullText HTML] [PDF 387KB](5)
Abstract:
生物质能源是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是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乙酰丙酸酯是从生物质资源中获得的高附加值产物,是一类重要化工中间体与新能源化学品,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本文介绍了乙酰丙酸酯的理化性质与用途,以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制备乙酰丙酸酯的三种合成方法及其反应机理。最后分析了乙酰丙酸酯目前生产与应用的不足,并展望了乙酰丙酸酯未来开发和利用的发展趋势。
氮杂环卡宾催化的亲核取代反应
Ming Zhao , Liqing Yang , Yurong Xu
2021, 36(4): 200404  doi: 10.3866/PKU.DXHX202004042
[Abstract](178) [FullText HTML] [PDF 469KB](4)
Abstract:
氮杂环卡宾作为有机催化剂催化的反应取得了巨大的研究进展;在反应中,氮杂环卡宾可以改变醛类化合物的反应极性,由亲电性转变为亲核性。本文主要对氮杂环卡宾催化的亲核取代反应进行了详细介绍,极性反转的醛可以通过SN1、SN2、SN2'、加成-消去、消去-加成过程和相应的底物发生反应。对于醛作为亲核试剂发生的取代反应,能够丰富和完善基础教学中醛酮反应知识点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学科的前沿发展,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学习兴趣。
溶液结晶方法与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Junrui Tan , Hui Li
2021, 36(4): 200413  doi: 10.3866/PKU.DXHX202004135
[Abstract](184) [FullText HTML] [PDF 2824KB](9)
Abstract:
溶液结晶是晶体培养与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流程。本文介绍溶液结晶的基本原理与过程,突出过饱和度的概念,探讨影响溶液结晶的重要因素,并基于影响过饱和度的单一或复合变量综述常规与新兴的溶液结晶方法与技术,包括其基本原理与操作、典型案例等内容。最后,基于5W1H法对溶液结晶下晶体培养过程的优化设计进行讨论。
端炔的硼化-迁移加成-氧化和硼化-氧化
Zhanhui Yang , Yang Chen
2021, 36(4): 200502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28
[Abstract](408) [FullText HTML] [PDF 402KB](2)
Abstract:
端炔的硼氢化-氧化是基础有机化学授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此基础上,介绍端炔的硼化-迁移加成-氧化和硼化-氧化。前一类反应可将端炔转化为醛,后两类则转化为酮、羧酸、酯和酰胺。本文所涉及内容与基础有机化学知识密切结合,又有一定程度的拔高。教师同时讲授三类反应,可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线性扫描伏安法的基本原理与伏安图解析
Chengguo Hu , Yutong Hua
2021, 36(4): 200507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71
[Abstract](211) [FullText HTML] [PDF 1239KB](5)
Abstract:
从线性扫描伏安法的定义和原理出发,通过考察伏安测试的装置和电极反应过程,推测出影响线性扫描伏安图形状的基本要素,即电极反应过程中的异相电子转移与液相传质之间的物质“供求关系”,决定了线性扫描伏安图的形状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一系列不同电化学测试条件下的伏安行为,如常规电极与超微电极、可逆与不可逆电极过程、静止电极与旋转圆盘电极以及电催化等,阐述了该“供求关系”对伏安图形状影响的基本规律,为理解线性扫描伏安法的基本原理和数据解析提供参考。
(2R,3R)-1,4-二甲氧基-1,1,4,4-四苯基-2,3-丁二醇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Xiaoyun Hu , Zixing Shan
2021, 36(4): 200507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74
[Abstract](167) [FullText HTML] [PDF 451KB](3)
Abstract:
(2R,3R)-1,4-二甲氧基-1,1,4,4-四苯基-2,3-丁二醇是一类应用广泛的手性二醇,本文从绿色化学的角度综述了其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本课题组通过(2R,3R)-1,1,4,4-四苯基丁四醇的区域选择性反应设计新的合成方案,缩短了合成路线,用常规试剂如甲醇、氯化亚砜和无机碱液等取代了DDQ (2,3-二氯-5,6-二氰-1,4-苯)、LiAlH4、NaH和MeI等化学试剂,发展出高效、便捷、绿色化程度较高的合成方案。
射频识别技术结合人脸识别技术用于试剂“细化”“动态”管理
Yuhua Weng , Rui Pan , Zhenling Xu , Changming Yan , Xiaoqing Ouyang , Zhiqiang Dong , Chunyan Zhang , Chanzi Ruan , Yinyun Lü , Yanping Ren
2021, 36(4): 200409  doi: 10.3866/PKU.DXHX202004091
[Abstract](160) [FullText HTML] [PDF 1760KB](2)
Abstract:
厦门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率先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开发出一套试剂“细化”“动态”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对试剂从购入、日常使用到空瓶处理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记录管理,操作简便,数据精准。记录的详细数据可作为后期追溯的依据,也可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来指导试剂订购。将该系统扩展应用,有望实现试剂从生产、贮存、运输、利用到化学废物处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
综合性化学实验设计:中空介孔有机硅纳米材料制备与表征
Yuting Tong , Jinyu Dai , Jianying Zhao , Runwei Wang
2021, 36(4): 200411  doi: 10.3866/PKU.DXHX202004114
[Abstract](354) [FullText HTML] [PDF 835KB](2)
Abstract:
本实验围绕中空介孔有机硅纳米材料前沿制备方法,采用逐层包覆与同步生长诱导腐蚀法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个简单、有效和可控的PMO系列材料制备的综合性教学实验,分别制备了单分散SiO2纳米球和中空介孔有机硅纳米球(Et-HPMO),并通过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粉末X射线衍射(PXRD)表征纳米材料的化学组成、微观形貌及介孔结构。使学生学习PMO系列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及表征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实验技能,为学生从事先进材料制备打下基础。
牛奶碳量子点的制备与梯度萃取分离——科研转化的综合化学实验
Wei Wang , Shuai Han , Xiaoliang Tang , Lirong Guo , Yu Tang
2021, 36(4): 200501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13
[Abstract](462) [FullText HTML] [PDF 1354KB](3)
Abstract:
本实验以生物质资源牛奶为前驱体构筑碳量子点,利用梯度萃取法对碳量子点进行分离,并研究碳量子点表面极性与发光性能间的关系。本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方法、形貌表征手段、多种分析仪器的原理、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在掌握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的同时,培养综合科研能力,拓宽知识面,提升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智能手机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Zhiqiang Dong , Fengjun Liu , Yuhua Weng , Rui Pan , Changming Yan , Zhenling Xu , Chunyan Zhang , Yinyun Lü , Xiaoqing Ouyang , Chanzi Ruan , Yanping Ren
2021, 36(4): 200504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41
[Abstract](194) [FullText HTML] [PDF 1791KB](5)
Abstract:
分类介绍了智能手机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总结了基于智能手机应用的化学实验方法的特点以及智能手机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的优点,并对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Huamin Li , Shunü Peng , Zhaobin Chen , Limin Yang
2021, 36(4): 200504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43
[Abstract](176) [FullText HTML] [PDF 462KB](3)
Abstract:
为拓展学生的视野,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应用于本科实验教学。本实验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水样中的砷进行分析测定,对最佳实验条件如仪器载气流速进行了考查和优化,测定了方法的检出限、定量限和精密度等评价指标。通过课程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掌握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的定量分析方法,学会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并能了解不同的原子光谱法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
trans/cis-[Co (en)2Cl2]Cl配合物的制备及其水解反应动力学常数测定——面向大一学生的基础型综合化学实验
Xiaoqing Ouyang , Chunyan Zhang , Zhenling Xu , Rui Pan , Yinyun Lü , Chanzi Ruan , Yuhua Weng , Zhiqiang Dong , Yanping Ren
2021, 36(4): 200506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62
[Abstract](182) [FullText HTML] [PDF 535KB](2)
Abstract:
为大一学生推荐一个基础型综合化学实验,即厦门大学为“化学拔尖计划”一年级学生个性化培养“量身定制”并经10年教学实践而逐步改进完善的实验项目——trans/cis-[Co(en)2Cl2]Cl配合物的制备及其水解反应动力学常数测定。该实验项目涵盖了配合物顺-反异构体、晶体场分裂能、配合物的水解反应动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顺-反异构体配合物的制备、光谱鉴定及不同介质中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等实验操作技能。通过系统的实验,使学生深入了解顺-反异构体配合物的制备、分离和鉴定方法以及配合物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有助于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直观认识和深刻理解,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与实验的深度融合以及对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可见光诱导的2,2-二(1H-吲哚-3-基)乙酸乙酯的合成——推荐一个绿色有机化学实验
Liqi Li , Xiaorong Yang , Yuan Zhang
2021, 36(4): 200501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19
[Abstract](192) [FullText HTML] [PDF 441KB](7)
Abstract:
可见光催化由于其清洁、高效、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近年来已在有机合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可见光催化的反应尚未在本科生实验教学中得以推广。3,3'-二吲哚基甲烷骨架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结构中,其也可以作为生物碱类天然产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最近,我们发展了一种通过可见光诱导的甘氨酸衍生物与吲哚间的需氧脱氢偶联反应来合成3,3'-二吲哚基甲烷的方法。在此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个以N-(4-甲氧基苯基)甘氨酸乙酯和吲哚为原料,以罗丹明6G为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室温条件下高效合成2,2-二(1H-吲哚-3-基)乙酸乙酯的半微量绿色有机化学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将前沿科研内容引入实验教学,进一步促使大学生开拓知识视野、树立“绿色化学”理念和环保意识。
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绿色管理探究
Shuyu Ji , Jin Yuan , Hao Wang , Jingcheng Hao
2021, 36(4): 200503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30
[Abstract](171) [FullText HTML] [PDF 1047KB](5)
Abstract:
高校化学实验室与危险化学品的接触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各种原因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身体伤害和财产损失。因此,高校危险化学品已成为实验室最严重的安全隐患之一,目前也是高校院系考核最为关键的考核指标。本文通过近年国内高等学校化学实验室事故,特别结合近年来山东大学在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方面的工作实践,根据化学实验室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绿色管理”理念,为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提供参考,并从中得到启迪。
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导向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Jing Wang , Huiping Li , Xiaoyan Wang , Shizhong Luo , Shuwen Wang
2021, 36(4): 200500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05
[Abstract](585) [FullText HTML] [PDF 419KB](3)
Abstract:
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以“硫代硫酸钠溶液标定实验”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选择碘酸钾作为基准物,从酸度、加水量、反应时间和碘化钾溶液加入量四个方面考查实验条件和终点判断方法。实验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系统的研究方法、严谨的科学思维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素养。
旋光度法测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实验的热力学探究
Shaofen Yu , Qian Zhao , Youqing He , Gang Liu , Qisheng Song , Shiling Yuan
2021, 36(4): 200506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64
[Abstract](447) [FullText HTML] [PDF 573KB](2)
Abstract:
旋光法测蔗糖水解速率常数是大学物理化学实验中非常经典的化学动力学实验之一。本文对该实验项目进行了深入讨论,探讨了蔗糖水解体系旋光度的加和性、蔗糖水解反应的可逆性以及温度对可逆反应平衡的影响,验证了当前实验教学中将蔗糖水解反应近似为一级反应、忽略蔗糖水解反应的可逆性、蔗糖完全水解溶液的实验条件等内容,拓展了蔗糖水解实验的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旋光度、化学反应级数、热力学动态平衡等知识的理解。
过硫酸铵氧化光度法测定微量锰的褪色机理探讨
Enbo Shangguan , Chengke Wu , Jing Li , Suling Feng , Quanmin Li
2021, 36(4): 200412  doi: 10.3866/PKU.DXHX202004125
[Abstract](184) [FullText HTML] [PDF 322KB](6)
Abstract:
通过实验验证详细讨论了过硫酸铵氧化光度法测定微量锰的褪色机理,结果表明:过硫酸根离子受热分解所产生的过氧化氢导致了MnO4-发生褪色反应,用KIO4代替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测定微量锰不仅可以避免MnO4-发生褪色现象,还能获得准确测定结果。
pH响应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综合实验
Yang Liu , Qi Liu
2021, 36(4): 200504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44
[Abstract](537) [FullText HTML] [PDF 1926KB](3)
Abstract:
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直观地了解高分子材料在纳米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前沿,设计了pH响应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综合实验。该综合实验包括开环聚合合成pH响应性嵌段聚合物、pH响应纳米粒子的制备、pH响应性表征及分析以及细胞摄取及细胞转染等实验内容,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高分子纳米药物的设计理论及其制备与表征相关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本实验涉及高分子学科在纳米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研前沿的兴趣。
t图方法解读吸附参数
Weiqing Zhang , Jianhui Zhang , Guping Hu
2021, 36(4): 200503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31
[Abstract](180) [FullText HTML] [PDF 612KB](4)
Abstract:
介绍了用仪器配套软件获取t图的一般方法、注意事项和要点。介绍了在没有合适的膜厚度方程、选用参比吸附线时的数值处理方法。着重介绍了用origin软件插值方法从吸附等温线转换成t图的方法和技巧。
关于规范两种马钱子生物碱中文译名的建议
Ziyang Dong , Zhanhui Yang , Jiaxi Xu
2021, 36(4): 200505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56
[Abstract](184) [FullText HTML] [PDF 357KB](6)
Abstract:
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是传统中药马钱子中的主要生物碱成分。中文译名的混乱使用使大众对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难以区分,甚至出现了将二者混为一谈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大众科普和学术交流。本文建议今后社会各界使用这些生物碱中文名时进行严格统一的英文标注。
核磁共振原理中几个基本概念的教学处理
Zhonghua Ma , Xiufang Cao , Hong Jiang , Jimei Ma
2021, 36(4): 200400  doi: 10.3866/PKU.DXHX202004004
[Abstract](234) [FullText HTML] [PDF 742KB](5)
Abstract:
核磁共振是解析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波谱学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核磁共振原理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磁性核、核自旋、角动量、磁旋比、电四极矩)和原子核内部能级在外磁场中的变化等,是对核磁共振深入认知和理解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探讨了在教学中如何合理地对这些内容所涉及的量子物理学的原理进行简化处理,并结合化学学科内容进行阐释,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核磁共振分析手段,培养学生科学系统地思考、剖析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认知,培养学生对自然学科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以及正确的科学价值取向。
一道自由基聚合综合习题——高分子化学习题形式创新与作业功能拓展
Lin Guo , Kunyan Sui , Hailin Cong , Xiaoyan Zhang , Jiuxing Wang , Yanxin Wang
2021, 36(4): 200507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73
[Abstract](170) [FullText HTML] [PDF 383KB](6)
Abstract:
提出了通过综合习题帮助学生高效学习、系统总结以及综合运用自由基聚合知识,提高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知识探究能力、知识建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提高批判性思维及查阅文献意识的想法。基于该想法,设计了一道涵盖自由基聚合各主要问题的综合习题,并将其设计成小组作业,运用于高分子化学教学实践。创新了高分子化学习题形式,拓展了高分子化学作业功能,开拓了学生思路,取得了良好效果。
化学师范生“课堂导入”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Jing Huang
2021, 36(4): 201105  doi: 10.3866/PKU.DXHX202011054
[Abstract](194) [FullText HTML] [PDF 396KB](5)
Abstract: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启动环节,对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起着关键作用。课堂导入技能是师范生必备的教学技能。笔者基于课堂观察,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化学师范生课堂导入过程存在情境素材简单堆砌、过多使用负面素材、导入设计冗长拖沓等典型问题,并从忽视导入功能、学科价值认识不足、技能要素与设计原则把握不到位三个方面进行归因分析,同时结合示范案例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化学师范生导入技能的对策。
Kapok V1.0:一个酸碱滴定和配位滴定辅助教学软件包
Feng Gan
2021, 36(4): 200500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08
[Abstract](338) [FullText HTML] [PDF 1519KB](6)
Abstract:
介绍一个酸碱滴定和配位滴定辅助教学软件包。该软件包的核心部分基于酸碱滴定通式和配位滴定通式用C++语言编写而成。本软件包设计成以参数文件方式控制运行,用户只需根据一定的规则编写参数文件即可计算复杂体系的酸碱滴定和配位滴定曲线。本软件包还提供了图形用户界面,使应用更为方便。本软件包可用于酸碱滴定和配位滴定分析理论的辅助教学。
p(Vm-b)=RT实际气体在一些热力学过程中的应用
Mingshan Jin , Shubin Yang , Qingzhong Li
2021, 36(4): 200503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34
[Abstract](270) [FullText HTML] [PDF 412KB](6)
Abstract:
介绍pVm-b)=RT实际气体的热力学能、热容的特点,探讨了在等温过程、绝热可逆过程、焦耳实验和节流膨胀过程中一些热力学量的特点,通过该气体的化学势等温式推导了逸度系数及五个热力学函数的表达式。
介绍一种图形化动力学数据处理的新方法
Heng Zhang
2021, 36(4): 200503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32
[Abstract](434) [FullText HTML] [PDF 343KB](6)
Abstract:
动力学数据处理方法是物理化学动力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涉及的经典动力学数据处理方法在面对能提供大量实验数据的现代测试技术时存在不足之处。近期出现的时间变量归一化分析法可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该方法可以只需少数真实实验条件下的实验并结合电子表格软件,通过目视比较即可简单快捷地求出反应物和催化剂的级数以及反应的速率常数。
常见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与成键情况
Qian Chen , Guolei Zhu , Lihua Deng
2021, 36(4): 200505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50
[Abstract](204) [FullText HTML] [PDF 1109KB](13)
Abstract: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给有机化学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扰。在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基础上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则能较容易地提高教学效果。为了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熟知各种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与成键情况是必要的。本文简要地按碳原子sp杂化、sp2杂化、sp3杂化的顺序归纳了常见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与成键情况。
原始创新从哪里来:再谈化学中合成氨方法的发现
Yaqin Wang , Teng Ma
2021, 36(4): 200803  doi: 10.3866/PKU.DXHX202008035
[Abstract](367) [FullText HTML] [PDF 334KB](7)
Abstract:
从化学史上的合成氨技术着手,探讨原始创新产生的全过程和影响因素,并介绍科学家在合成氨研究中所经历的一些曲折,特别是哈伯(Fritz Haber)所做的贡献,他发展的合成氨方法最终转化为人工固氮的主流技术,对农业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合成氨案例可以作为研究生树立原始创新的思想信念,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学习典范;也会对研究生的培养单位和指导教师有所启发。
金/金钯异质结纳米棒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有关纳米催化的物理化学新实验设计与实践
Jianqiang Hu , Bijun Geng , Qiong Wang , Ziyu Zhao , Zhiheng Wang
2021, 36(4): 200408  doi: 10.3866/PKU.DXHX202004089
[Abstract](168) [FullText HTML] [PDF 1766KB](5)
Abstract:
基于金/金钯异质结纳米棒合成及其催化性能而开设物理化学的设计性实验,成功合成金/金钯异质结纳米棒并用于降解4-硝基苯酚。本实验将基础知识与科学前沿相结合,通过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制作和演讲PPT等,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力、执行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第33届江苏省化学竞赛选拔赛有机试题解析
Yihan Tang , Jiawei Xu , Jiaxin Wang , Yuru Wang , Bing Xue , Zhihui Zhang
2021, 36(4): 200504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42
[Abstract](304) [FullText HTML] [PDF 760KB](11)
Abstract:
详尽讨论了第33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苏赛区)夏令营暨选拔赛考试有机化学部分试题,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拓展。同时采用计算化学方法辅助教学,供指导老师和参赛选手进行参考。
Address:Zhongguancun North First Street 2,100190 Beijing, PR China Tel: +86-010-82449177-888
Powered By info@rhhz.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