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0101
国内催化史最早的工作可追溯至民国初期的化学史著作,如《化学史通考》已零星述及催化源流,其时尚无专门催化史;之后催化专著或以催化为关键技术的著作得以出版,始常见开篇缕述催化史,如《最新化学工业大全》等。进入新中国时期,随催化学科建制化与石油开发大潮兴起等客观条件形成,催化史研究开始有了独立、专门的工作,张大煜、郭燮贤等老一辈催化专家在此领域做出开拓之功。但也仍多见于化学史、催化科学、涉催化应用技术等专文专著中。近数年来,催化史专著陆续出版,如辛勤的《催化史料》《中国催化名家》等,工作渐多。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40155
制备了空心硫化铜(H-Cu2-xS)纳米颗粒,并利用其空腔结构负载声敏剂原卟啉(PpIX)得到多功能复合纳米试剂(PpIX@H-Cu2-xS)。H-Cu2-xS在近红外光(NIR)照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效果,同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68 m2·g-1),可实现声敏剂PpIX的高效负载。在超声(US)激发条件下(10 min),发现有46.1%的1,3-二苯基异苯并呋喃(DPBF)被PpIX@H-Cu2-xS产生的活性氧(ROS)氧化。在体外细胞实验中,PpIX@H-Cu2-xS显示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在NIR/US激发条件下可以高效地杀死肿瘤细胞。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0120
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检测降钙素原含量的蛋白免疫分析实验,通过溶液的配制、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未知液样本测试等实验过程,让学生了解微流控芯片技术这一新兴科学研究领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在培养化学研究兴趣的同时提升创新思维和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