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2015
漆在中国数千年的使用沉淀出独特的漆艺文化。这里的“漆”是指大漆,从漆树中采集,主要成分漆酚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漆膜,漆膜具有防潮、耐高温、耐酸碱等优良性质。大漆与色粉混合可以调制出光彩照人的色漆,被广泛地应用于髹饰、设备防腐和文物修复等。将科学与文化相结合,普漆中化学,传漆艺非遗,本文从化学的视角出发,介绍大漆中的化学成分和性质,从漆酚到漆膜发生的化学反应,设计一系列科普实验验证什么是大漆及其优良性质,让科普对象深切体会化学无处不在、化学的重要应用;介绍漆的发展历程,增加中小学生动手参与漆器制作和漆画绘制等梯度科普环节,锻炼青少年的动手能力,传递漆文化与漆艺人的工匠精神。通过糅合漆艺和化学,使科普对象领略到漆艺之美,认识到化学在漆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化学的兴趣,从而达到弘扬漆艺非遗文化和传播化学科学知识的目的。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40454
析氢、析氧的动力学过程迟缓,带来电解水制氢能效低、成本高的问题,给绿氢的大规模应用设置了严重障碍。开发具有低成本、高催化性能的催化材料,是突破这一瓶颈问题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高熵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各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高的混合熵可以赋予材料大的晶格畸变、显著的迟滞扩散效应和“鸡尾酒”效应,为催化剂的成分设计和性能提升提供了良好平台。高熵材料也因此开始在电解水制氢领域崭露头角,并迅速成为解决绿氢制备低能效问题的一种理想催化剂,是该领域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鉴于此,本文综述了高熵合金和高熵陶瓷在电解水催化方面的研究现状。文章首先基于电解水反应机制,总结了高熵合金、高熵陶瓷催化剂的成分设计和结构调控策略,梳理了用于析氢和析氧催化的不同高熵合金、高熵陶瓷成分体系,介绍了高熵电解水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估,最后对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低成本、高性能高熵电解水催化剂的开发提供新思路,促进绿氢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2033
阿司匹林自问世以来便受到广泛关注,随着现代医学对其化学特性和临床机制的研究试验,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得到拓展。本文主要以第一人称视角,通过小说的形式介绍了阿司匹林的发展历史、作用机理和现代研究进展,并且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读者对其应用获得较为深入的了解。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40107
A photothermal agent (ECEI) with high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efficiency (85.78%) was synthesized based on coumarin fluorescent groups. In addi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hot and cold cycling show that ECEI has good photostability. Despite damage to 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ECEI can effectively target mitochondria and induce cancer cell death under laser irradiation. This allows ECEI to maximize mitochondrial damage and thus inhibit tumor cell reproduction. Notable, after irradiating mouse tumors once, the mouse tumors gradually disappeared within 10 d. This indicates that ECEI has an excellent tumor inhibition effect.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1098
化学专业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关乎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地方高等院校化学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现状,结合实践经验从学院的培养管理和导师的培养方式两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并展示了这些经验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初步成效,为地方高等院校化学专业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1020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内驱力。加快构建研究生课程思政体系,创新研究生课程思政融入方式,有利于夯实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基础,培养高素质的拔尖创新型科技人才。本文以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为例,结合本科思政课程建设经验,探讨多项实践路径,旨在为高素质化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供参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储才蓄能。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402022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科研及研究生指导经验,分析了药物化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有效做法。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0059
针对研究生课程思政起步晚、问题多、难度大的问题,本文以“发光材料研究进展”为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考核等环节多方面入手,系统性对如何进行研究生课程思政进行了实践探索,提出了“经典孕育创新,传承经典”的原创性思政思想,凝练了“育人为本,实践为基,创新为魂”的教学理念。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0015
专业英文阅读与写作是研究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能力之一。我们采用线上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安排高分子专业博士新生按照论文基本结构轮流讲解所在课题组研究方向近年发表的一篇代表性论文,其他学生则对该论文进行学术总结并提出修改意见。三年来的实践表明,这样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402010
为培养高素质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对研究生课程“元素无机化学”的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主要举措包括重构分层知识体系、建设多维课程资源、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全程多维评价、深度融入课程思政。多措并举,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习、交互学习的能力,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浑然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7页
- 跳转
-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