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40114
以4′-(2-吡啶基)-2,2′∶6′,2″-三联吡啶(2-pyterpy)为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5个双核配合物[Ln(2-pyterpy)(NO3)2(μ-OCH3)]2(Ln-2-pyterpy,Ln=Pr、Sm、Eu、Dy、Er)。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Pr-2-pyterpy和Sm-2-pyterpy同构,属于单斜晶系,P21空间群,a=0.956 43(19) nm,b=1.965 4(4) nm,c=1.193 5(2) nm,β=90.41(3)°。配合物Er-2-pyterpy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2.838 8(6) nm,b=1.204 8(2) nm,c=1.520 6(3) nm,β=121.70(3)°。粉末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配合物Eu-2-pyterpy与Dy-2-pyterpy同构且与文献报道的配合物[Ln(2-pyterpy)(NO3)2(μ-OCH3)]2(Ln=Tb,Dy)结构相同,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镧系收缩效应在调整该系列配合物结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固态配合物Ln-2-pyterpy(Ln=Pr、Sm、Eu、Dy)均发射Ln(Ⅲ)的特征荧光。在300 K,配合物Ln-2-pyterpy(Ln=Pr、Sm、Eu、Dy)的χMT实验值与2个孤立的Ln(Ⅲ)离子的理论值基本一致。根据2 K时χMT实验值推断,配合物Sm-2-pyterpy和Eu-2-pyterpy的顺磁离子间分别通过甲氧基桥传递弱的反铁磁和铁磁耦合作用。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202304001
利用电化学二电子氧还原(2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2e− ORR)方法实现过氧化氢(H2O2)的分散式制备,被认为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为实现高的氧还原活性和理想的H2O2选择性,设计高性能2e− ORR电催化剂是该技术的核心关键。尽管现阶段发展的2e− ORR催化剂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距离规模化应用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基于此,本文综述了电化学二电子氧还原制备H2O2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简要介绍了反应机理和评价方法,并根据机理分析了影响电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随后围绕贵金属催化剂、碳基催化剂、单原子及分子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提升催化剂活性与H2O2选择性的主要策略。最后,针对电化学二电子氧还原制备H2O2体系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