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课程视域下的高等师范院校有机化学课程建设与实践
赵勇, 毕韵梅, 王利, 詹睿, 黄国利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2088
为有效提升师范院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质量,针对我院有机化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学生中心、出口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个层面进行了剖析;并针对性提出问题解决思路,阐述了课程建设实施的“一二八”战略,构建了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体系,课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 有机化学, 课程建设, 学生中心, “一二八”战略
将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全过程探索——以“白醋总酸含量的测定”自主设计方案为例
王利, 王焕锋, 李玉玲, 李领川, 李晓静, 陈会锋, 姬博文, 王琳娜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6035
借助研究手段,将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深度融合,对我校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多维度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此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了他们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了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转变。希望为化学基础知识不系统,研究能力薄弱的低年级学生进行研究性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深度学习, 课堂改革
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挑战与策略
黄辰悦, 郑鸿飞, 秦宁, 王灿沛, 王利, 陆俊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202308051
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对电动汽车的普及至关重要。三元层状正极材料因其高比容量、低温性能良好、成本较低等优势,近年来在动力电池领域备受关注。高镍化和高电压化被认为是提高三元材料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然而,基于传统多晶三元正极的高镍化和高压化可能会显著降低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热安全性,设计单晶三元正极材料被认为可以有效缓解高压多晶三元正极稳定性问题的可行途径。但是,单晶三元正极仍然面临着离子传输动力学受阻、非均匀荷电状态、晶格参数各向异性变化、阳离子混排、化学机械降解等挑战。因此,本文从三元正极材料的本质结构演化角度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多晶与单晶结构失效的共性问题。此外,还归纳了单晶高镍三元材料的合成工艺调控、元素掺杂、表界面改性等策略,梳理了结构设计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并对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能够为高比能三元正极材料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层状正极材料, 高镍, 单晶结构, 失效机制, 结构演化, 改性策略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