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Se@氮掺杂多孔碳异质结构诱导的高效析氢性能
张永伟, 朱闯, 吴文斌, 马永湧, 杨恒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40386
以锌基沸石咪唑酯骨架(Zn-based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Zn-ZIF)为前驱体,通过简单的一步热解策略制备出锌纳米粒子修饰的氮掺杂多孔碳(N-C)催化剂(Zn@N-C),进一步将其负载的Zn纳米粒子通过硒化反应转化为ZnSe纳米颗粒,构建出ZnSe@N-C异质结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催化剂的组分、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电化学测试系统评估了2种催化剂在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中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通过硒化处理,催化剂的形貌由规整的菱形十二面体(Zn@N-C)转变为结构塌陷、褶皱变形的十二面体(ZnSe@N-C),这增加了结构缺陷,从而引入了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同时ZnSe和N-C基底间存在异质界面结构,这促进了电子的传输,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ZnSe@N-C在碱性HER过程中,在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获得了165.8 mV的过电位,优于Zn@N-C (190.8 mV)。此外,ZnSe@N-C在碱性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关键词: 析氢反应, 硒化, ZnSe, 氮掺杂多孔碳, 催化剂
构建双通道路径增强iCOF/Bi2O3 S型异质结在纯水体系中光催化合成H2O2性能
夏阳, 张康延, 杨恒, 史利娟, 易群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202407012
太阳能光催化技术是一种绿色、经济、可持续的制备H2O2方法,被认为是取代传统蒽醌法最有前景的策略。然而,由于有限的光捕获能力、快速的光生载流子复合以及氧化还原能力不足等问题,单一组分光催化剂表现出温和的光催化活性。并且,在光催化合成H2O2反应系统中需要额外添加牺牲剂。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光沉积法将Bi2O3 (BO)纳米颗粒负载于离子型有机共价框架材料(iCOF)纳米纤维上,构建一种S型异质结用于双通道路径光催化合成H2O2。在纯水体系中,在iCOF表面负载10 wt% BO时,复合催化剂iCOF/BO10表现出最高的H2O2产率,达到了9.76 mmol·g−1·h−1 (在420 nm处的量子效率为5.5%)。这一性能分别是纯iCOF的2.2倍,纯BO的5.6倍。原位表征技术(包括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DFT理论计算、活性物种捕获实验以及原位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揭示该S型异质结不仅能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增强光吸收能力,而且能实现氧化还原能力最大化,使得反应体系同时通过间接2e氧气还原反应和4e水氧化反应双通道路径产生H2O2。此外,4e水氧化反应生成的O2能够通过间接2e氧气还原反应加快H2O2生成的反应动力学,实现光催化H2O2的全合成。该项工作为开发新颖催化剂实现高效光催化合成H2O2提供了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 光催化, S型异质结, H2O2合成, 无牺牲剂, 双通道路径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