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航空航天专业特色,新质无机化学教学模式
鹿现永, 胡涛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9037
基于航空航天专业育人特色,打通无机化学原理和无机元素课程建设的知识体系融合通道,利用STEM教学理念打造内涵式新质无机化学教学体系,解决目前存在的无机化学教学难点和痛点,提高课程的两性一度,为新时代化学人才的培养提供课程支撑。
关键词: 无机化学, 新质教学体系, STEM教学理念, 学校育人特色
紫外光辅助MnFe2O4@活性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盐酸四环素
李建, 任明杰, 张梨梨, 曾玲玲, 王慧玲, 孟祥武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40187
通过水浴-逆共沉淀法制备磁性催化剂MnFe2O4@AC (MFA),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显示,MnFe2O4纳米颗粒包覆在活性炭(AC)表面,构成了多级孔结构。MFA较AC基体材料的比表面积有所下降,但仍高达176 m2·g-1,平均孔径为8.49 nm。MFA的比磁化强度高达38.92 emu·g-1,可利用外磁场实现高效固液分离。以MFA为催化剂,在紫外光辅助下活化过硫酸氢钾(PMS)降解盐酸四环素(TC)。研究表明,在紫外光辐照下MFA/PMS体系对TC降解率能够达到97.70%,是无紫外光照射体系的1.2倍;共存阴离子、药剂制度、TC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系统的催化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循环5次之后,降解率仍可达到82.76%。自由基猝灭实验表明,超氧自由基(·O2-)和单线态氧(1O2)是紫外光辅助MFA/PMS高级氧化体系中的主要活性氧。机理分析表明,MFA的高吸附性为催化降解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紫外光辐照和MFA/PMS高级氧化体系的协同效应可显著提升活性基团的生成效率,从而促进了有机分子的降解。
关键词: 高级氧化, 过硫酸盐, 紫外光辅助, 活性炭, 铁氧体, 活性氧
高等学校应用化学专业理论与实验教学内容建议
张树永, 魏忠, 倪刚, 孙春艳, 李建, 徐华龙, 韩喜江, 曹秋娥, 王彦广, 杨屹, 丁玉强, 张文清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4002
针对当前应用化学专业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与化学专业趋同,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问题,通过分析普通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认证标准和专业特色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应用化学专业应该强化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并对应用化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提出了建议。对应用化学专业更好地培养应用型和应用研究型人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应用化学专业, 理论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内容, 特色建设, 课程体系建议
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化学实验课程思政建设建议
刘永梅, 张树永, 宦双燕, 强根荣, 张霞, 焦桓, 李建, 刘占祥, 姚奇志, 樊红霞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12145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及“化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本科化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分析了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内容和设计,明确了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点,提出了相关建议,展示了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对推进化学类专业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化学实验, 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由2,5-二溴对苯二甲酸构筑的铪(Ⅳ)基金属有机框架的质子导电性能
李建, 冯俊阳, 任慧敏, 李纲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40464
以2,5-二溴对苯二甲酸(H2BDC-Br2)为桥联配体,采用快速合成法,与HfCl4进行自组装,成功制备了一个与传统UiO-66结构相同的三维多孔铪基金属有机框架(UiO-66-Br2-Hf) (1)。首先通过热重分析(TGA)、粉末X射线衍射(PXRD)等表征手段证实了 1的卓越的结构稳定性。进而系统地考察了其在水分子辅助下的质子导电能力,发现其质子电导率与温度和相对湿度(RH)呈正相关关系,且在100 ℃和98% RH下,其质子电导率高达3.11×10-3 S·cm-1。最后,结合结构分析、氮气和水蒸气吸附测试以及活化能计算等,对其质子导电机制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2,5-二溴对苯二甲酸, 铪(Ⅳ), 金属有机框架, 质子传导, 导电机理
细胞膜锚定的纳米工程化碳点作为焦亡放大器用于增强的肿瘤光动力免疫治疗
陈铁金, 薛小矿, 李建, 崔敏辉, 郝永梁, 薛面起, 肖海华, 葛介超, 汪鹏飞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1016/j.actphy.2025.100113
光动力疗法(PDT)作为一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治疗手段,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传统的PDT由于活性氧(ROS)的瞬时性、过度的光毒性以及诱导经典凋亡的特性,可能导致预后效果较差。本研究利用带正电荷的碳点光敏剂(PCDs)与新吲哚菁绿(IR820)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构建了一种纳米工程化碳点(NCDs)。通过调控IR820的引入比例,可改变NCDs的表面电荷与两亲性特征,从而优化其细胞膜锚定能力。此外,IR820的J聚集导致其荧光从NIR-Ⅰ区红移到NIR-Ⅱ区,从而实现NIR-Ⅱ成像。值得注意的是,IR820对PCDs的光活性具有淬灭作用,因此,NCDs的PDT效应依赖于750 nm激光照射下IR820的光漂白和577 nm激光照射下PCDs的光动力。最终,体外与体内实验均表明,在级联激光照射下,膜靶向的NCDs可以有效增强肿瘤细胞焦亡,从而以最小副作用实现肿瘤清除,同时激活免疫响应以抑制肿瘤的肺转移。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多功能的纳米工程化碳点,提供了一种可控性强、治疗效果好以及安全性高的肿瘤光动力免疫治疗新策略,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 碳点, 细胞膜靶向, 近红外二区发射, 光控焦亡, 光动力免疫治疗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