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404017
化学实验慕课为解决实验教学受场地容量、仪器设备数量或时间固定等限制提供了一种解决途径,但慕课建设过程和使用中容易出现“只建不用”“学生不愿用”“老师不会用”等问题,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化工大学)围绕“如何将慕课作为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开展深入思考并勇于实践,建设了丰富的线上实验教学资源、构建了融洽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制定了教学团队能力提升方案以及教学质量跟踪及反馈闭环管理体系,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1031
半导体量子点是一种由II–VI族(CdSe, CdTe, CdS, ZnTe, ZnO)、III–V族(InAs, GaSb, InP)和IV族(Si, Ge)元素组成的纳米颗粒。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是II–VI族的CdS、CdSe、CdTe等半导体量子点,它们具有窄带隙而表现出优异的荧光特性,这些特性是与其本征的量子尺寸效应密切相关的。本实验采用简便的水相回流法,以巯基乙酸作为保护剂,NaHTe为Te前体,在3 h的回流反应中制备出多种颜色的CdTe半导体量子点,并针对实验中出现的NaHTe转移液体过程中易被氧化的问题作出了改进,对产物的荧光性能进行了测定,最终得到了一系列量子产率达到48%的CdTe量子点。实验具有工艺简便、试剂消耗少、荧光变化明显的优点,对实验难点的改进使其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与可重复性,适合拓展为本科生无机化学、仪器分析实验以及专业综合实验。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8104
明胶是动物结缔组织中的胶原蛋白经过适度水解得到的高分子材料,其具有溶胶-凝胶可逆性。本实验借助明胶的溶胶-凝胶可逆性以及果汁中富含的金属离子,制备了明胶果冻电解质材料和系列电解反应的科普简易装置。通过趣味性教学展示和适宜于大众直接参与动手的简易实验,使大众深入了解水果电池的根本原理以及金属离子在明胶内部被固化溶液环境中的运动转移特性,进而认识普通电池工作的内在机制。本科普实验不但将凝胶电解质材料在能量储存和转化方面的巨大优势充分展现在大众面前,促进公众对天然大分子和电解质科学的了解、提高科技创新认知以及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本科普实验所用材料价廉易得且绿色环保,实验过程没有安全隐患,达到用大众熟悉的材料创新性地实现普及科学知识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