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相——心脏CT
陈高燕, 王超越, 高娟娟, 王俊科, 宗盈晓, 陈建成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2011
心脏冠状动脉CT (心脏CT)检查是将碘造影剂注射入血管进行造影的医学检查技术,心血管内科医生可根据影像对心脏冠状动脉的堵塞和血流速度作出诊断。检查之前,患者需保持稳定的心率,一般要求每分钟不高于60次,如心率过快可利用β-受体阻滞剂、硝酸甘油等药物进行降低。此技术检查时间短、副作用小、漏检率和误检率很低。
关键词: 心脏CT, β-受体阻滞剂, 碘化造影剂, 硝酸甘油
铜-焦脱镁绿酸a甲酯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实验教学设计
宋平, 张楠, 王洁, 闫蕊, 王志强, 金英学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0087
本实验设计合成了铜-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Cu-MPPa),用于活性氧(ROS)介导的癌症治疗和消耗谷胱甘肽,并通过类Fenton反应循环产氧维持细胞内高浓度氧。实验过程中考察了Cu-MPPa的活性氧产生能力、氧气产生能力和谷胱甘肽消耗能力等性能。所合成中间体的结构用质谱进行了表征。这个实验综合了有机化学合成、仪器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实验,要求由三名学生组成实验小组,大约需要24学时,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关键词: 铜-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 活性氧, 有机化学合成, 仪器分析, 抗肿瘤
第37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初赛)有机试题解析
汪勇, 赵莹莹, 万伯顺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3009
从学生解题角度出发,对第37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中的有机化学第9和10题进行了全面详尽的分析,这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效率。同时,通过深入学习反应机理,帮助学生体会题目背后的科学思维,感受有机化学的魅力与乐趣。
关键词: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有机化学, 试题解析, 反应机理
一种大斯托斯位移的红光发射荧光探针选择性检测次氯酸
白佳坤, 徐婷, 张璐, 彭江, 李宇强, 贾俊辉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40002
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巴比妥酸衍生物的具有D-π-A结构的光学探针3。该探针能够作为一种高度灵敏和选择性的次氯酸指示剂,快速实现对次氯酸的比色和荧光信号(开-关)的双响应(约15 s)。推测的响应机制是ClO-与C=C之间发生了亲电加成和氧化裂解反应,导致探针的D-π-A结构遭到破坏,从而阻断了其分子内电荷转移(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ICT)进程。探针只需一步即可合成,同时具有红光发射(628 nm)和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158 nm),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低至14 nmol·L-1。此外,探针还表现出低细胞毒性,并成功应用于活细胞成像。
关键词: 大斯托克斯位移, 次氯酸检测, 比色荧光双响应, 红光发射, 细胞成像
神秘的皮林乳液探索之旅——推荐一个化学科普实验
李覃, 贾子瑶, 陈烨, 马铭泽, 李琳, 黄涛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06035
皮克林乳液——一种由胶体尺寸固体颗粒稳定水油界面所形成的乳液——是科学研究和生活生产的热点话题。本文对“皮克林乳液”这一概念进行科普,介绍了传统乳液和皮克林乳液的基本概念、形成原理、制备方法、实验室表征结果及在光催化等领域的应用等,让大学生、青少年、幼小学生乃至社会大众通过皮克林乳液体会化学之美和化学之趣。
关键词: 皮克林乳液, 接触角, 光催化, 科普实验
电化学合成苯并噁噻嗪二氧化物实验的课程思政设计
林彩霞, 施兆江, 余意, 鄢剑锋, 叶克印, 袁耀锋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09005
有机电化学合成技术以电子代替传统有机反应的氧化还原剂,具有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等特点。通过将电化学合成苯并噁噻嗪二氧化物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生实验,可以让学生建立“绿色化学”的理念,了解有机电化学合成技术对服务人类生态文明、国家需求和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将课程思政渗透到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能力和科学素养。
关键词: 电化学合成, 课程思政, 实验教学
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国际视野的培养——以“有机结构分析”课程为例
袁耀锋, 叶克印, 徐春发, 晏宏, 李远明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402024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关键标志,是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主渠道。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科学思维培养,注重科研能力培养以及注重国际视野培养”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针对有机结构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从“教学理念的国际化、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教学团队的国际化、教学方法的国际化”等方面进行创新教学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科研水平,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国际化视野, 有机结构分析, 学生为中心, 研究生教学
N-酰基磺酰胺的电化学去芳香螺环化创新实验
林彩霞, 刘婷, 施兆江, 晏宏, 叶克印, 袁耀锋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6107
螺环化合物因其独特的三维结构和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广泛应用于药物设计和有机合成中。传统螺环化合物的合成需要采用化学计量的氧化剂,条件苛刻且步骤繁琐。本实验以N-酰基磺酰胺为原料,通过电化学氧化即可合成去芳香化的螺环化合物,反应绿色高效。实验教学中,学生将学习电化学合成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化学合成的操作技巧,并理解电化学脱芳香螺环化的合成原理。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实验机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合成方法的认识。
关键词: 电化学合成, N-酰基磺酰胺, 去芳香螺环化, 实验教学
有机电化学与化学教学
晏宏, 王文峰, 叶克印, 袁耀锋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7027
有机电化学被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列入2023年度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之一。作为基础化学的重要分支,电化学在本科阶段主要是在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物理化学中的“电解质溶液”等章节介绍了电化学基础知识,但对有机电化学的知识却鲜有提及。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有机电化学的研究热点,并探讨在本科教学中引入有机电化学相关知识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有机电化学, 电化学合成, 氧化还原反应, 本科教学
有机硫化合物的电化学转化
张勇健, 高芳玲, 晏宏, 叶克印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7035
对有机硫化合物的合成与转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然而,国内外基础有机化学教材对有机硫化合物的知识介绍有限。本文首先简要回顾基础有机化学中有机硫化合物的相关知识点,随后与当前有机电化学科研进展进行了比较和讨论。本文通过科研反哺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加深化学专业学生对这一前沿领域的了解。
关键词: 有机硫化合物, 电化学, 有机合成, 绿色化学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