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PCR成名
杨城和, 吕弋, 刘睿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6111
数字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能够带来高灵敏度水平的核酸检测,甚至实现单分子分析。由于其独特的绝对定量能力和高灵敏度,数字PCR成为了一种强大的生物分子学工具。本文将从第一人称视角带入数字PCR,共同体验数字PCR的生活,以便于读者理解数字PCR的发展背景、技术原理和疫情中的应用。
关键词: 数字PCR, 单分子检测, 低丰度检测, 高灵敏度, 绝对定量
纳米孔道电化学发展中的思政元素探讨
胡正利, 王佳, 应佚伦, 刘少创, 马慧, 章文伟, 张剑荣, 龙亿涛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401072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本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纳米孔道单分子分析技术发展历史中选取素材构建教学案例,凝练出脚踏实地、勇于探索、自主创新等思政元素,将纳米孔道电化学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通过情景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科学素养和责任意识,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培养德才兼备高水平人才的目标落到实处。
关键词: 纳米孔道电化学, 发展史, 教学案例, 思政育人
化学与方法论课程思政案例探索与实践
张四方, 谭燕利, 陶宇, 赵娇燕, 祝海鸿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312067
化学史与方法论作为化学专业的选修课程,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使命。为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化学史与方法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功能,本文在探讨化学史与方法论课程重要定位及融入思政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以安徽师范大学化学史与方法论特色专题“化学家评传”之“中国化学工业先驱”为例,以科学家精神为基点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开发与实践,问卷和访谈两种调查形式均表明本次课程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化学史, 化学家, 科学家精神
用心浇灌,暖“化”开——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科研究生培养
赵威, 甘莹, 毕锡和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2032
研究生培养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使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科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重点从完善培养方案,严控培养环节,强化论文质量管控,落实创新成果要求,创新人才培养一体化五方面举措,努力构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优势充分释放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 质量管控
抗病毒三十六计——浅谈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发展
王哲祺, 林雅雯, 邓顺柳, 张慧君, 周金梅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3108
病毒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威胁,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更是直观地凸显了病毒的危害性。小分子药物在人类抗击疾病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对抗病毒的过程中,人类发展出一系列防治手段,其中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借鉴中国古代经典军事策略“三十六计”的智慧,简要回顾了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的发展历程,并着重介绍了碘苷、沙奎那韦、奥司他韦等代表性药物的设计思路与作用原理。此外,本文还展望了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及抗病毒手段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抗病毒, 小分子药物, 三十六计
环境水样中铀同位素的α谱仪测量——一个放射化学本科专业实验的设计
陈宗元, 史春盛, 李逸文, 祖甘霖, 靳强, 王海山, 王福军, 闫德坤, 郭治军, 吴王锁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6103
基于辐射环境监测的实际工作,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α谱仪测定环境水样中铀同位素的本科专业实验。该实验包含铀的分离纯化、电镀制源、谱仪测量及数据分析三个部分。通过该实验,学生亲身体验了实际环境监测工作的流程,加深了对阿尔法谱仪的理解,提升了操作能力,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融合。
关键词: 放射化学实验, α谱仪, 电镀, 铀同位素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