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11058
针对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化学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线上的课程资源建设知识图谱,开设AI助教,初步探索了AI赋能的化学史教学方式。将知识图谱与AI助教应用于教学中,助力个性化的学习与学情诊断,通过教学实践初步证实了AI赋能的化学史教学改革解决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数字素养。教师借助知识图谱和AI助教的数据有助于全面诊断学情,为课堂教学的优化提供依据。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401072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本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纳米孔道单分子分析技术发展历史中选取素材构建教学案例,凝练出脚踏实地、勇于探索、自主创新等思政元素,将纳米孔道电化学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通过情景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科学素养和责任意识,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培养德才兼备高水平人才的目标落到实处。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312067
化学史与方法论作为化学专业的选修课程,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使命。为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化学史与方法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功能,本文在探讨化学史与方法论课程重要定位及融入思政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以安徽师范大学化学史与方法论特色专题“化学家评传”之“中国化学工业先驱”为例,以科学家精神为基点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开发与实践,问卷和访谈两种调查形式均表明本次课程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3108
病毒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威胁,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更是直观地凸显了病毒的危害性。小分子药物在人类抗击疾病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对抗病毒的过程中,人类发展出一系列防治手段,其中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借鉴中国古代经典军事策略“三十六计”的智慧,简要回顾了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的发展历程,并着重介绍了碘苷、沙奎那韦、奥司他韦等代表性药物的设计思路与作用原理。此外,本文还展望了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及抗病毒手段未来的发展方向。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202407012
太阳能光催化技术是一种绿色、经济、可持续的制备H2O2方法,被认为是取代传统蒽醌法最有前景的策略。然而,由于有限的光捕获能力、快速的光生载流子复合以及氧化还原能力不足等问题,单一组分光催化剂表现出温和的光催化活性。并且,在光催化合成H2O2反应系统中需要额外添加牺牲剂。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光沉积法将Bi2O3 (BO)纳米颗粒负载于离子型有机共价框架材料(iCOF)纳米纤维上,构建一种S型异质结用于双通道路径光催化合成H2O2。在纯水体系中,在iCOF表面负载10 wt% BO时,复合催化剂iCOF/BO10表现出最高的H2O2产率,达到了9.76 mmol·g−1·h−1 (在420 nm处的量子效率为5.5%)。这一性能分别是纯iCOF的2.2倍,纯BO的5.6倍。原位表征技术(包括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DFT理论计算、活性物种捕获实验以及原位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揭示该S型异质结不仅能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增强光吸收能力,而且能实现氧化还原能力最大化,使得反应体系同时通过间接2e−氧气还原反应和4e−水氧化反应双通道路径产生H2O2。此外,4e−水氧化反应生成的O2能够通过间接2e−氧气还原反应加快H2O2生成的反应动力学,实现光催化H2O2的全合成。该项工作为开发新颖催化剂实现高效光催化合成H2O2提供了独特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