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0120
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检测降钙素原含量的蛋白免疫分析实验,通过溶液的配制、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未知液样本测试等实验过程,让学生了解微流控芯片技术这一新兴科学研究领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在培养化学研究兴趣的同时提升创新思维和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404017
化学实验慕课为解决实验教学受场地容量、仪器设备数量或时间固定等限制提供了一种解决途径,但慕课建设过程和使用中容易出现“只建不用”“学生不愿用”“老师不会用”等问题,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化工大学)围绕“如何将慕课作为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开展深入思考并勇于实践,建设了丰富的线上实验教学资源、构建了融洽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制定了教学团队能力提升方案以及教学质量跟踪及反馈闭环管理体系,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2037
一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以江汉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省级一流课程为例,探讨了本课程建设的思路和实践。课程从“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教学内容与资源整合、线上线下教学方式混合”的三个方面开展教学改革,构建了“慕课+翻转课堂+问题导向学习(PBL)”的教学模式及“三段七步”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关举措可为地方高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502114
为了推进化学实验一流课程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效果,教育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虚拟教研室开展了实验一流课程建设和评价标准建设。该标准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资源、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以及特色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流课程建设和评价的标准,对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2010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推进课程教学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以满足新时期高层次人才新需求的有效途径。本文在“产学研用”教学一体化背景下,基于目前环境功能材料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对“产学研用”一体化教学机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课程教学建设进行改革探索,以期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强化对学生专业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为推动培养全方位高质量人才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效衔接提供一定参考。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5134
本文以山西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探讨了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改革方向与实践措施。中心围绕学生“知识、能力、质素”协调发展的理念,坚持“三全育人”,以“立足化学优势,服务山西煤基产业”为特色发展方向,以创新实验、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群建设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401087
针对目前化学专业本科涉及量子力学内容的教学现状,整合结构化学和大学普通物理相关教学内容,厦门大学结构化学课程组开设了化学专业本科量子力学模块课程。本文对该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并对该课程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7070
基于一流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开展“材料化学成分分析”课程建设。采用“线上+线下”和“理论+实验”结合的方式,将大型仪器引入实验教学,构建“课堂学习-线上自学-小组设计-开展实验”的教学体系和多元化评价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科研思维、创新与实践能力。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9118
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环境、制药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传统线下实验教学理念和模式不仅难以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也无法满足民族高校培养服务民族地区人才的独特要求,亟待改革创新。于此,西南民族大学物理化学教学团队获批建设了四川省一流混合式课程(物理化学实验I),其教学创新主要包括教学模式重构、教学内容升级、教学方法多样化、评价体系多维化等内容,促进“知识–能力–价值”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基本形成了“教学反思–教学改革–课堂应用–成果反馈”的实证分析型教学研究范式,其成果和经验或可推广至其他化学实验课程,为建设高水平混合式一流实验课程提供借鉴。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0004
有机磷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农药之一,其大量使用造成了农作物表面、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中的农药残留,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体健康。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环境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对于控制农药使用和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传统色谱、光谱检测方法依赖于大型仪器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存在检测成本高、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本文创新性地制备了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胶体金侧流层析试纸条,用于果蔬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和准确检测。由于该试纸条具有灵敏、便携、易于操作的优点,能现场应用在实际的蔬菜样品检测中,具有很好的科普性和可推广性。另外,本科普实验操作过程逻辑清晰、内容详实,并且针对不同类别的人群,设计多样化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案,能够很好地激发大家对化学的兴趣和提升对食品安全的意识。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