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1.2Mn0.54Ni0.13Co0.13O2正极材料的Ga2O3包覆改性及电化学性能
刘新朋, 刘洋, 李泓漪, 陈雅图, 吴爱民, 李爱魁, 黄昊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30488
首先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1.2Mn0.54Ni0.13Co0.13O2原始样品(P-LRMO),然后通过简单的湿化学法以及低温煅烧方法对其进行不同含量Ga2O3原位包覆。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在P-LRMO表面成功合成了Ga2O3包覆层。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含有3%Ga2O3的改性材料G3-LRMO具有最优的电化学性能,其在0.1C倍率(电流密度为25 mA·g-1)下首圈充放电比容量可以达到270.1 mAh·g-1,在5C倍率下容量仍能保持127.4 mAh·g-1,优于未改性材料的90.7 mAh·g-1,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G3-LRMO在1C倍率下循环200圈后仍有190.7 mAh·g-1的容量,容量保持率由未改性前的72.9%提升至85.6%,证明Ga2O3包覆改性能有效提升富锂锰基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并且,G3-LRMO在1C倍率下循环100圈后,电荷转移阻抗(Rct)为107.7 Ω,远低于未改性材料的251.5 Ω,表明Ga2O3包覆层能提高材料的电子传输速率。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Ga2O3包覆, 电化学性能
Y(PO3)3双包覆改性对Li[Ni0.8Co0.15Al0.05]O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李泓漪, 吴爱民, 刘洋, 刘新朋, 陈凤琴, 李爱魁, 黄昊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30480
在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Li[Ni0.8Co0.15Al0.05]O2(NCA)制备过程中表面遗留的碱性物质会严重影响其循环稳定性能,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使用Y(PO3)3对其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利用Y(PO3)3与表面残留的LiOH反应消除表面残碱,并探讨包覆改性对NCA整体性能的影响机制。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温煅烧过程中前驱体表面会形成均匀致密的Y(PO3)3和LiPO3包覆层,LiPO3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双包覆层能够防止活性物质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与电解液相互接触时发生有害副反应,提高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其中Y(PO3)3包覆量(质量分数)为1%的样品在0.1C下的首次库仑效率从未改性样品的78.65%提高到88.50%,在1C下循环150圈后容量保持率从59.38%提高到85.33%,相比于未改性样品具有更高的首次库仑效率和更优异的循环性能。
关键词: 电化学, 高镍正极材料, 磷酸盐, 表面涂层, 循环稳定
航空刹车材料一家人的跨年夜
卢一铭, 谢翔, 邱晓清, 刘洋, 程新园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3061
20世纪初,在汽车刹车材料的启发下,航空刹车材料应运而生。它凭借自己优异的稳定性、良好的耐磨性和能在复杂环境下工作等优势,成功地在材料界站稳脚跟。近几年,我国科技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在民用和军用航空航天研发领域,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迈入世界前列,航空刹车材料也再一次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本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以家庭年夜饭为题来介绍航空刹车材料的发展历程、化学工艺等相关知识。
关键词: 航空刹车材料, 物理化学, 绿色化学, 非金属基刹车材料
地方师范院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无机化学实验”的改革和实践
李文艺, 许志锋, 孙俊彬, 毛芳芳, 陈满生, 卢伟红, 刘洋, 黄耿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2025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教育部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打造“金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育理念。衡阳师范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下课程“无机化学实验”建设团队在分析改革难点的基础上,探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教学团队、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七个方面,总结提炼课程建设的特色与创新,以期为国内同类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一流本科课程, 无机化学实验, 特色与创新, 课程建设
基于限阈空间制备Mn单原子催化剂及其电催化析氧性能
王洋, 郑晓芹, 刘洋, 张凯, 寇佳慧, 孙林兵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40165
采用一种简单的策略,以未去除模板剂的原粉介孔二氧化硅KIT-6(TOK)为载体,利用模板剂和二氧化硅壁之间的限阈空间来制备单原子催化剂(SACs)。通过固相研磨将含Mn前驱体引入TOK的固有限阈空间后,Mn SACs可在热处理过程中迅速生成。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实验数据表明,Mn原子被载体上的Si—OH基团所锚定,并以Mn—O—Si的形式存在。将得到的Mn SACs应用于电催化析氧反应,实验结果显示,与在没有限阈空间载体中合成的对比样品相比,Mn SACs表现出更出色的催化性能。
关键词: 单原子催化剂, 限阈空间, 介孔二氧化硅, 析氧反应
基于混合配体锌配位聚合物对金霉素的荧光传感
于忠鑫, 宋伟, 刘洋, 丁玉雪, 孟繁浩, 王淑菊, 由立新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40304
以2,2'-硫代二异烟酸(H2L)和1,10-菲咯啉(Phen)为配体,与Zn (NO3)2·6H2O通过溶剂热法合成新型配位聚合物{[Zn (L)(Phen)]·H2O}n(Zn-CP),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分析、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Zn-CP进行表征。荧光研究结果表明:Zn-CP对金霉素(CTC)具有荧光猝灭响应,Zn-CP检测CTC在5.0~40.0 μmol·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2.9 μmol·L-1。机理研究表明CTC对Zn-CP荧光的猝灭作用是由于能量竞争吸收导致。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荧光传感, 金霉素, 2,2-硫代二异烟酸, 1,10-菲咯啉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