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自发,曾经零,渐成大流——国内催化科学史研究概述
李志良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0101
国内催化史最早的工作可追溯至民国初期的化学史著作,如《化学史通考》已零星述及催化源流,其时尚无专门催化史;之后催化专著或以催化为关键技术的著作得以出版,始常见开篇缕述催化史,如《最新化学工业大全》等。进入新中国时期,随催化学科建制化与石油开发大潮兴起等客观条件形成,催化史研究开始有了独立、专门的工作,张大煜、郭燮贤等老一辈催化专家在此领域做出开拓之功。但也仍多见于化学史、催化科学、涉催化应用技术等专文专著中。近数年来,催化史专著陆续出版,如辛勤的《催化史料》《中国催化名家》等,工作渐多。
关键词: 催化史, 化学史, 硫酸制造, 合成氨技术, 研究概况
具有0D/2D界面的InOOH/ZnIn2S4空心球S型异质结用于增强光催化CO2转化性能
蔡佳星, 徐文迪, 迟浩强, 刘倩, 高娃, 史丽, 刘敬祥, 邹志刚, 周勇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202407002
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因其能够同时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并优化光催化剂的还原和氧化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CO2转化中。尽管S型异质结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其光催化CO2转化性能仍然有限,这主要是由于其界面光生载流子迁移缓慢和光利用效率差。本文报道了一种具有0D/2D接触界面的InOOH/ZnIn2S4空心球S型异质结,以提高光催化CO2转化性能。具体来说,空心球结构可以允许入射光在光催化剂内进行多重反射,以增强光利用效率。此外,0D/2D接触界面可以促进光生载流子在InOOH/ZnIn2S4空心球S型异质结上的迁移速率。结合原位光照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和自由基捕获实验,确认了InOOH和ZnIn2S4上光生空穴和电子的空间分离,有利于高效利用光生载流子进行光催化CO2转化。因此,优化后的InOOH/ZnIn2S4展示了比原始ZnIn2S4高出25.8倍的光催化CO2转化性能。本工作展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策略,用于提高S型异质结的界面光电荷载流子迁移和光利用效率。
关键词: 光催化CO2转化, S型异质结, ZnIn2S4, 空心球, 接触界面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