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9036
针对化学“101计划”课程建设和培养目标的更高要求,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结构化学理论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并能够应用基本原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化学问题,我们在原结构化学模型实习课程的基础上,新开设了结构化学实践与应用课程,并进行了系统的课程设计和建设。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信息化实践教学相结合,启发学生在实践与应用中深入地理解并熟练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通过构建教研共同体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科学问题的热情,激励学生树立勇担国家科技创新之大任的志向。通过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无机化学学报】doi: 10.11862/CJIC.20240360
设计并合成了咪唑鎓盐官能化的羧酸配体(H2L)Cl(1,3-bis[4′-carboxy-3,5-dimethyl-(1,1′-biphenyl)-4-yl]-imidazolium chloride),并使其与二氯二茂锆(Cp2ZrCl2,Cp=η5-C5H5)反应,制备了咪唑鎓盐功能化的锆基金属有机笼[(Cp3Zr3)2(L)3]Cl5 (MOC-1),其中Cp3Zr3=(CpZr)3(μ3-O)(μ2-OH)3。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氢谱、电喷雾电离质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对MOC-1进行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MOC-1的阳离子骨架由2个Cp3Zr3单元和3个L-配体组成。通过核磁氢谱研究了MOC-1与不同体积大小的芳基磺酸根阴离子之间的主客体性质。结果表明,与体积较大的芳基磺酸根阴离子G4(对乙基苯磺酸根)和G5(对异丙基苯磺酸根)相比,MOC-1与空腔匹配度更高的G1~G3(分别为苯磺酸根、对氯苯磺酸根、对甲基苯磺酸根)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