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物理化学学科资助布局,提升科学基金资助效能
高飞雪, 赵璐, 沈祥建, 杨俊林, 陈拥军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202309009
本文总结了物理化学学科代码的设立和调整变化情况,结合近十年物理化学学科研究发展趋势,论述了自2018年物理化学学科代码优化调整为催化与表界面化学和化学理论与机制以来,优化学科布局对于促进学科前沿基础研究和提升科学基金资助效能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提出了在优化学科布局方面的思考和建议,为后续学科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学科布局, 前沿研究进展, 科学基金, 资助效能
科学教育专业大学化学教学内容的取舍初探
陈万平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5065
科学教育专业是为培养中小学科学课程师资而设立的一门新型本科专业。化学教学是实现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抓手。针对科学教育专业缺乏合适化学教材这一现实问题,本文从最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现有小学科学教材的具体内容、日常生活需要和专业能力发展需求等四个维度提出科学教育专业化学课程内容的取舍必须依据基础性、熟练性、日常性和交叉性四大原则。问题的提出和原则的归纳,对科学教育专业化学课程内容的取舍加工、课堂教学的开展以及适合科学教育专业使用的化学教材的编写提供重要经验参考。
关键词: 科学教育专业, 化学, 课程内容
基于Bohrium科学计算云平台的计算材料学和计算化学课程实验设计
许真铭, 王一博, 刘振辉, 陈铎, 郑明波, 申来法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3096
Bohrium科学计算云平台具有易配置计算环境、易部署安装软件、易成员协作和计算资源充沛等优势,可解决传统计算模拟课程教学中的软件安装、理论和实践割裂等问题,为材料和化学计算模拟课程教学提供极大便利,可显著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本文重点介绍Bohrium平台的特色以及教学优势,并展示基于Bohrium平台的分子建模、分子动力学模拟等实验案例设计。
关键词: Bohrium计算平台, 计算模拟设计, 结构建模, 分子动力学模拟
储能科学与工程电化学类新形态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实践——以《电化学基础教程》为例
朱永明, 胡会利, 于元春, 李旭东, 高鹏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208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互联思维打造立体化教材已经成为高校教材改革的趋势。储能科学与工程作为新兴专业,面临着紧迫的教材体系建设任务。本文以《电化学基础教程》立体化教材的设计与实施为例,从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入手,提出了新形态立体化教材的建设路径和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设方法。希望能为新形态教材改革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 储能科学与工程, 教材建设, 新形态教材, 立体化教材, 电化学
学思践悟培育科学素养,知行合一发挥“慧眼”专长——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思政建设
宿艳, 王秀云, 郭慧敏, 张艳娟, 张馨文, 尚芸廷, 姜文凤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08003
针对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思政要素与专业知识融入不够而导致的学生职业使命感和价值观薄弱问题,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实验内容中,制定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的“三位一体”育人目标,建设了“六聚焦”的思政案例库,实施了“七融进”的课程思政教学举措,创新了“五联动”的思政育人设计,打造了有深度、有温度的挑战性课堂,与学生进行知识的对话、思维的对话和心灵的对话。
关键词: 分析化学实验, 课程思政, 创新实践
开展游戏化教学,打造一流精品科学素质课程——以“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为例
邓乐兮, 刘慧玲, 黄薇, 陆涌泉, 任鑫, 冯威夷, 聂美玲, 肖荣, 徐海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6036
科学素质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提升大众科学素质有重要意义;但此类课程往往存在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学效果不佳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结合游戏化的教学理念,参照“两性一度”的一流课程基本原则,进行科学素质课程“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的游戏化教学设计,并在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南大学本科生选修课的教学活动中开展实践,以期探索出一条符合“两性一度”一流课程要求的途径,达到普遍提升学生科学素质的教学目的。在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作为主要“游戏玩家”,以学习知识、提升技能为目标;教师及助理担任NPC (非玩家角色),主要起到引导作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组队制、关卡制、实时反馈、积分兑换等游戏元素,让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之中不断产生游戏升级的获得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活力,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 游戏化学习, 名侦探柯南, 科学素质课, 沉浸式学习, 一流课程
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西北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李安阳, 宁晓辉, 任智卉, 孙伟, 李延, 崔斌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5052
作为支撑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重要基地,西北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构建起三层次的实验课程体系,配合以四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并且中心的大型科学仪器平台为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加速了科研成果的产出,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中心强化了实验室安全管理,为师生提供了可靠的研究与学习空间;此外,中心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和对外交流,提升了公众的科学素养,展现了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面向未来,中心将继续优化教学模式,提升科研服务水平,为培养高素质化学人才和推动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革, 科学仪器运维, 实验室安全管理
始于自发,曾经零星,渐成大流——国内催化科学史研究概述
李志良
【大学化学】doi: 10.3866/PKU.DXHX202310101
国内催化史最早的工作可追溯至民国初期的化学史著作,如《化学史通考》已零星述及催化源流,其时尚无专门催化史;之后催化专著或以催化为关键技术的著作得以出版,始常见开篇缕述催化史,如《最新化学工业大全》等。进入新中国时期,随催化学科建制化与石油开发大潮兴起等客观条件形成,催化史研究开始有了独立、专门的工作,张大煜、郭燮贤等老一辈催化专家在此领域做出开拓之功。但也仍多见于化学史、催化科学、涉催化应用技术等专文专著中。近数年来,催化史专著陆续出版,如辛勤的《催化史料》《中国催化名家》等,工作渐多。
关键词: 催化史, 化学史, 硫酸制造, 合成氨技术, 研究概况
糖的科学与艺术之旅——“光的色散与物质的旋光性”科普实验
江宇航, 刘伟杰, 蔡嘉琪, 陈佳阅, 任艳平, 吴平平, 杨柳林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1054
构建了一个自制的简易糖-光实验平台,通过对检偏偏振片进行特殊设计,可以获得剪纸艺术作品以及变色七巧虹板。此外,将中间的糖溶液改为糖积木,还可以得到霓色积木。这一方法装置简便、操作简易、原理明了,充分满足了科普活动对操作安全性、灵活性以及展示趣味性和生动性的要求。在颜色的变幻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光与旋光性分子相互作用的奥秘,从而理解物理化学之美。
关键词: 糖的光学性质, 旋光色散, 偏振片, 化学科普
四新视域下非化学类专业有机化学基础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广西大学生物科学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改革为例
何熙璞, 段文贵, 林桂汕
【大学化学】doi: 10.12461/PKU.DXHX202408021
四新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有机化学基础课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设立了新的课程目标,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全过程进行整体设计,重构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构建了适合本校校情、具有自身特色的有机化学课程体系。
关键词: 四新建设, 非化学类专业, 有机化学, 课程改革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末页
  • 共:45页
  • 跳转
  •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