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及实验课程新体系的构建及实践

李建强 鲁毅强 范慧俐 刘杰民 曹艳秋 弓爱君

引用本文: 李建强, 鲁毅强, 范慧俐, 刘杰民, 曹艳秋, 弓爱君. 仪器分析及实验课程新体系的构建及实践[J]. 大学化学, 2012, 27(6): 25-28. doi: 10.3969/j.issn.1000-8438.2012.06.006 shu

仪器分析及实验课程新体系的构建及实践

    通讯作者: 李建强, ; 鲁毅强, ; 范慧俐, ; 刘杰民, ; 曹艳秋, ; 弓爱君,
  • 基金项目:

    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No.2011Z09) (No.2011Z09)

摘要: 在仪器分析及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组织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突出了课程体系的现代性和实用性;采用交叉进行、循环作业的方式,弥补了单项实验仪器台套少的不足。

English

    1. [1] 谷春秀,周考文,李亚秋.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244[1] 谷春秀,周考文,李亚秋.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244

    2. [2] 刘昭第,徐华杰,盛良全.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5):86[2] 刘昭第,徐华杰,盛良全.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5):86

    3. [3] 林春梅.考试周刊,2011(18):21[3] 林春梅.考试周刊,2011(18):21

    4. [4] 宋健,史晓敏.科技资讯,2011(9):196[4] 宋健,史晓敏.科技资讯,2011(9):196

    5. [5] 张进,姚思童,董四清.广东化工,2010,37(11):175[5] 张进,姚思童,董四清.广东化工,2010,37(11):175

    6. [6] 胡小刚,俞英.大学化学,2010,25(6):28[6] 胡小刚,俞英.大学化学,2010,25(6):28

    7. [7] 王瑞勇,季米娜,张璐,等.光谱实验室,2011,28(1):259[7] 王瑞勇,季米娜,张璐,等.光谱实验室,2011,28(1):259

    8. [8] 陈景文.大学化学,2011,25(1):29[8] 陈景文.大学化学,2011,25(1):29

    9. [9] 姚喆,李建强,刘杰民,等.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增):139[9] 姚喆,李建强,刘杰民,等.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增):139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497
  • 文章访问数:  960
  • HTML全文浏览量:  89
文章相关
  • 发布日期:  2012-12-25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