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偶氮引发体系引发DMDAAC-AM共聚合

张万忠 乔学亮 陈建国 李绵贵

引用本文: 张万忠, 乔学亮, 陈建国, 李绵贵. 水溶性偶氮引发体系引发DMDAAC-AM共聚合[J]. 应用化学, 2005, 22(7): 749-753. shu
Citation:  ZHANG Wan-Zhong, QIAO Xue-Liang, CHEN Jian-Guo, LI Mian-Gui. Copolymerization of Dimethyldiallylammonium Chloride and Acrylamide via Water-soluble Azo Initiation System[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 2005, 22(7): 749-753. shu

水溶性偶氮引发体系引发DMDAAC-AM共聚合

    通讯作者: 张万忠,男,1965年生,博士,副教授;E-mail:zhangwz998@126.com;研究方向:纳米复合材料和功能高分子合成及应用
  • 基金项目:

    湖北省重点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001P1901) (20001P1901)

摘要: 采用偶氮二异丁脒二盐酸盐(AIBA·2HCl)和NaHSO3(RH)组成的引发剂,研究了单体和引发剂的质量分数、溶液的pH值、单体配比和加料方式等因素对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共聚合反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聚合条件是30℃;n(AM):n(DMDAAC)=4:1;monomer质量分数为30%;AIBA·2HCl-RH质量分数为0.01%。在pH=7.0时,共聚物PDMDAAC-AM的特性粘数达11.56 dL/g;在pH=10.0时,特性粘数最高可达13.60 dL/g。在n(AM):n(DMDAAC)=1:1、采取连续加料方式时,可获得阳离子度为38.8%、特性粘数11.61 dL/g的共聚物。

English

  •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
  • 文章访问数:  365
  • HTML全文浏览量:  12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04-09-30
  • 网络出版日期:  2004-12-13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