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芘葡萄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胶凝行为

杨美妮 晏妮 何刚 刘太宏 房喻

引用本文: 杨美妮, 晏妮, 何刚, 刘太宏, 房喻. 一种含芘葡萄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胶凝行为[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6): 1040-1046. doi: 10.3866/PKU.WHXB20090621 shu
Citation:  YANG Mei-Ni, YAN Ni, HE Gang, LIU Tai-Hong, FANG Yu. Synthesis and Gelation Behavior of a Pyrene-Containing Glucose Derivative[J].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2009, 25(06): 1040-1046. doi: 10.3866/PKU.WHXB20090621 shu

一种含芘葡萄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胶凝行为

摘要:

合成并表征了一种荧光活性小分子胶凝剂——芘磺酰基-丙二胺-葡萄糖(PSDAPG), 考察了其在36种常见溶剂中的胶凝行为. 结果发现, PSDAPG可使其中16种溶剂胶凝. 对癸醇, PSDAPG表现出罕见的超级胶凝能力, 室温下最低胶凝浓度(MGC)达7.0×10-4 g·mL-1. 此外, PSDAPG还是一种既可胶凝水又可胶凝有机溶剂的双性胶凝剂. 扫描电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在不同溶剂中, PSDAPG具有不同的聚集结构, 除了芘基之间的疏水π-π堆积作用外, 氢键作用是PSDAPG自发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的重要驱动力. 实验研究还表明, 溶液态和凝胶态的PSDAPG荧光光谱均同时呈现芘的单体荧光和激基缔合物荧光光谱特征, 但两者的光谱形貌差异显著. 随凝胶的形成, 体系单体荧光发射增强, 激基缔合物荧光发射减弱,表明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阻碍了PSDAPG中芘单元的运动性, 使得以Birks途径形成激基缔合物的效率降低.

English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389
  • 文章访问数:  2817
  • HTML全文浏览量:  66
文章相关
  • 发布日期:  2009-06-05
  • 收稿日期:  2009-01-07
  • 网络出版日期:  2009-04-09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