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萘酰亚胺类衍生物的结构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齐齐 孙岳明 哈涌泉

引用本文: 齐齐, 孙岳明, 哈涌泉. 1,8-萘酰亚胺类衍生物的结构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6): 1143-1148. doi: 10.3866/PKU.WHXB20090616 shu
Citation:  QI Qi, SUN Yue-Ming, HA Yong-Quan. Structures and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of 1,8-Naphthalimide Derivatives[J].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2009, 25(06): 1143-1148. doi: 10.3866/PKU.WHXB20090616 shu

1,8-萘酰亚胺类衍生物的结构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摘要:

用密度泛函方法(DFT)优化了一系列1,8-萘酰亚胺衍生物, 用含时密度泛函(TDDFT)和导体极化连续模型(CPCM)计算了它们在气相、环己烷和二氯甲烷溶剂条件下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计算结果表明, 优化的几何结构和X射线晶体结构数据吻合较好. 萘环4和5位胺基上取代基团(氢基、甲基、苯基和萘基)的变化使得它与萘酰亚胺部分的连接键长(N—C)变长、电荷转移增强、带隙降低. 溶剂化显色效应和前线轨道电子云一致表明此类物质的最大吸收峰对应π-π*跃迁. 异构体A中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增大和带隙的降低是它的紫外吸收光谱最大吸收峰比异构体B的发生红移的主要原因.

English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662
  • 文章访问数:  5383
  • HTML全文浏览量:  157
文章相关
  • 发布日期:  2009-06-05
  • 收稿日期:  2009-01-19
  • 网络出版日期:  2009-04-06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