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鱼眼与晶点的成因

张志龙 赵艳辉 朱锡坤

引用本文: 张志龙, 赵艳辉, 朱锡坤. 聚丙烯鱼眼与晶点的成因[J]. 应用化学, 2001, 18(2): 165-166. shu
Citation:  ZHANG Zhi-Long, ZHAO Yan-Hui, ZHU Xi-Kun. On Fisheyes and Gels in Polypropylene[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 2001, 18(2): 165-166. shu

聚丙烯鱼眼与晶点的成因

摘要: 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等高分子材料在加工成型为薄膜时,常会出现气泡或小粒子,因气泡形状与鱼眼(Fisheyes)相似,故得名.有关鱼眼的成因,都认为与挤出混合不均一或与高分子融体的污染有关[1~4],也有人从GPC的数据推测与聚丙烯的低分子成份有关[5],但未用具体样品进行研究.

English

  •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0
  • HTML全文浏览量: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00-04-03
  • 网络出版日期:  2000-07-17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