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DF/PAN共混超滤膜
尹秀丽, 宋艳秋
共混是改变高分子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已发现用聚合物共混的方法能制得性能优异的共混聚合物分离膜[1~5].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聚丙烯腈, 共混, 超滤膜
PAn-PEG-PAn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和表征
马会茹, 官建国, 卢国军, 袁润章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20050610
在合成α,ω-双(对氨基苯基)聚乙二醇(BAPPEG)的基础上, 用化学氧化共聚法制备了PAn-PEG-PAn三嵌段共聚物. 研究了共聚时苯胺(An)与BAPPEG摩尔比(r)对共聚物的化学组成、UV-Vis谱图、热稳定性和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r的增加, 共聚物中PAn链段的含量增大;其UV-Vis谱图中对应PAn链段的吸收峰出现红移, 且红移的程度增加; 热稳定性提高. 三嵌段共聚物在水中表现出自组装特性: 随着r的增加, 先形成粒径约为90 nm的PAn链段/PEG链段球型核壳胶束, 然后形成长为400~800 nm, 直径约为30 nm的棒状结构, 和棒状结构聚集形成的网状结构, 最后又变成球型胶束.
关键词: 聚苯胺;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自组装
PAN基活性炭纤维的氮吸附研究
刘振宇, 郑经堂, 王茂章, 张碧江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20010704
用相同原料不同活化方法制备聚丙烯腈基活性炭纤维,并对其进行了氮吸附研究.结 果表明,由不同活化方法所制备的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并对随着活化程度的 改变其孔结构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简单的改变活化方法即可以制得不同孔隙占 主导地位的炭质吸附剂;也揭示出,不同的活化方法其活化机理有所差别.
关键词: 微孔;比表面积;孔径分布;活性炭纤维;氮吸附;孔隙发展
凝固过程中分子缠结对PAN结晶行为的影响
朱镇, 陈新, 何州文, 徐樑华, 李常清
【高分子通报】doi: 10.14028/j.cnki.1003-3726.2015.04.006
制备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凝固得到的PAN薄膜以及不同喷丝速率下得到的初生纤维,运用流变仪、X射线衍射仪等进行表征,研究凝固过程中分子缠结对PAN分子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浓度的不同会影响聚合物溶液中分子线团的密集程度,从而影响分子之间的缠结,最终导致结晶行为发生变化。分子间缠结度越高,分子结晶度越低。剪切作用能够改变分子链的构象,促进分子间的解缠结,有利于提升PAN分子的运动能力,增大PAN初生纤维的结晶度。
关键词: 分子缠结;结晶度;极性;分子线团
Pt/PAn/Ti电极的制备及对甲醛的电催化氧化
陈忠平, 宋常春, 汪徐春, 陈君华, 过家好, 陈俊明, 张婷
【高分子通报】doi: 10.14028/j.cnki.1003-3726.2015.04.008
通过循环伏安的电化学方法在金属钛基体上先后进行苯胺的聚合和金属铂的电化学沉积,得到以金属钛为基体的聚苯胺载铂电极(Pt/PAn/Ti),并通过扫描电镜和循环伏安法对该电极进行了表征。通过研究甲醛在该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行为,考察了载铂量对甲醛氧化效果的影响及PAn在电催化氧化甲醛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载铂量与甲醛的氧化有一定的关系,PAn的存在使得铂微粒分散程度更好,有效面积更大,与相同铂沉积量的Pt/Ti电极相比,甲醛在其上的正向扫描氧化峰电流密度增加了2.3倍,电位负移了40mV;反向扫描氧化峰电流密度增加了5倍,电位负移了30mV。同时,PAn的存在也增强了电极的抗中毒能力。
关键词: 钛电极;聚苯胺;循环伏安法;电催化氧化;甲醛
SIS-PAn导电橡胶复合物的制备和性能
陈贻炽, 尹五生, 张书香, 吴锦屏, 顾惕人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19980605

用原位聚合方法在SI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橡胶基体中合成聚苯胺(PAn),可形成均匀复合的SIS-PAn导电橡胶膜.成膜后紧朝玻璃的膜面导电,而朝向空气的膜面却绝缘.膜中PAn的含量只有5.8%(质量分数)或An/SIS的投料比为0.2时,导电复合物膜的表面电阻和导电率即可分别达到300Ω/□和0.07S•cm-1. 分析了制备条件,包括PAn含量、酸量、氧化剂用量、表面活性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和模具材料等因素对SIS-PAn复合物导电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SIS, 聚苯胺, 导电橡胶, 原位聚合

PAn/PEO-LiClO4界面的交流阻抗研究
张升水, 仇卫华, 刘庆国, 杨蕾玲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19920417
关键词: 交流阻抗; 聚苯胺; 钝化膜; 离子电导率
分子筛型PAN-ACF制备及表面结构的XPS研究
陆安慧, 李文翠, 郑经堂
【物理化学学报】doi: 10.3866/PKU.WHXB20010306
以聚丙烯腈基活性炭纤维(PANACF)为原料,首次采用液相浸渍结合空气氧化的方 法,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改变原料的表面结构和孔隙结构,制备出具有分离N2/O2性能的分子 筛型PANACF.采用TGADTA、电子天平及XPS技术分析表征了分子筛型PANACF的吸附性能 和表面结构.结果表明:浸渍煤焦油后的PANACF在100~400 ℃之间失重缓慢,是煤焦油中苯 环及杂环类化合物与纤维表面氧化接枝的过程;经350 ℃浸渍空气氧化ACF对N2/O2吸附量及 选择性均得到了显著提高,选择系数达到5.6;浸渍煤焦油的PANACF表面具有一定量的羟基 、醚基、羰基和羧基等含氧官能团,氧化过程中各类官能团含量发生改变,类石墨碳含量随浸 渍浓度增加而增大;浸渍氧化再炭化的结果使PANACF对N2/O2吸附选择性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 分子筛;吸附性能;表面结构;聚丙烯腈基活性炭纤维(PAN-ACF)
凝固过程中分子缠结对PAN结晶行为的影响
朱镇, 陈新, 何州文, 徐樑华, 李常清
【高分子通报】doi: 10.14028/j.cnki.1003-3726.2015.04.006
制备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凝固得到的PAN薄膜以及不同喷丝速率下得到的初生纤维,运用流变仪、X射线衍射仪等进行表征,研究凝固过程中分子缠结对PAN分子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浓度的不同会影响聚合物溶液中分子线团的密集程度,从而影响分子之间的缠结,最终导致结晶行为发生变化。分子间缠结度越高,分子结晶度越低。剪切作用能够改变分子链的构象,促进分子间的解缠结,有利于提升PAN分子的运动能力,增大PAN初生纤维的结晶度。
关键词: 分子缠结;结晶度;极性;分子线团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