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油剂界面特性和流变性对石油采收率的综合影响

岳湘安 侯吉瑞 吕鑫 张立娟

引用本文: 岳湘安, 侯吉瑞, 吕鑫, 张立娟. 驱油剂界面特性和流变性对石油采收率的综合影响[J]. 应用化学, 2008, 25(8): 904-908. shu
Citation:  YUE Xiang-An, HOU Ji-Rui, LV Xin, ZHANG Li-Juan. Synergistic Effect of Interfacial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Displacing Fluid in Chemical Flooding[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 2008, 25(8): 904-908. shu

驱油剂界面特性和流变性对石油采收率的综合影响

    通讯作者: 岳湘安,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yxa@cup.edu.cn;研究方向:提高石油采收率、渗流力学、采油化学
  •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七三"计划)资助项目(2005CB221303) ("九七三"计划)资助项目(2005CB221303)

摘要: 利用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复合体系,探索了驱油剂界面特性和流变性对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驱油剂的粘弹性越强,在油藏孔隙中的微观流场越易于向孔隙盲端及孔喉等滞留区发展,有利于驱替残留在这些区域中的原油。在以ORS为主表面活性剂的ASP复合体系中,随着碱浓度的增加,驱油剂与原油的界面张力可降至1×10-3 mN/m,但同时导致复合体系粘弹性的严重损失,剪切速率为1×10s-1的视粘度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使其驱油的综合效应变差。实验结果表明,在非均质岩心中,驱油实验的采收率最高值并不是与高碱浓度条件下的超低界面张力相对应,而是出现在界面张力为1×10-2 mN/m量级的低碱浓度区。ASP复合体系的驱油能力实质上是其界面特性与流变性的综合效应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实现复合体系界面特性与流变性的最佳匹配,可获得理想的驱油效果。

English

  •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
  • 文章访问数:  525
  • HTML全文浏览量:  11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07-08-07
  • 网络出版日期:  2008-03-13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