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S对SB3-12胶束表面电荷密度的调控作用及对药物增溶的影响

邢肇碧 过治军 张雨微 刘君玲 王玉洁 白光月

引用本文: 邢肇碧, 过治军, 张雨微, 刘君玲, 王玉洁, 白光月. SDS对SB3-12胶束表面电荷密度的调控作用及对药物增溶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6): 190600. doi: 10.3866/PKU.WHXB201906006 shu
Citation:  Xing Zhaobi, Guo Zhijun, Zhang Yuwei, Liu Junling, Wang Yujie, Bai Guangyue. Regulation of SDS on the Surface Charge Density of SB3-12 Micelles and Its Effect on Drug Dissolution[J].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2020, 36(6): 190600. doi: 10.3866/PKU.WHXB201906006 shu

SDS对SB3-12胶束表面电荷密度的调控作用及对药物增溶的影响

    通讯作者: 王玉洁, yujiewang2001@163.com; 白光月, baiguangyue@htu.cn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773059, 21273061, 21327003)资助项目

摘要: 两性离子甜菜碱表面活性剂(SB3-12)胶束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由于相反电荷的极性头之间具有静电中和作用,胶束表面具有小的负电荷密度。当加入阴离子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以后,负离子SD与SB3-12胶束极性区内层季铵正电荷的静电中和作用,能连续地调节胶束表面磺酸基的负电荷密度,这有利于对药物分子的选择性增溶和调节在生理条件下的药物的输送。等温滴定量热(ITC)研究发现SB3-12和SDS有强的协同效应,混合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胶束化焓明显降低,并得到两者协同效应的弱静电作用机理。当模型药物分子芦丁(Rutin)与SB3-12/SDS混合胶束作用时,芦丁7位羟基的氢解离后的阴离子与SDS共同作用于SB3-12形成混合胶束。UV-Vis吸收光谱和1H NMR谱研究发现,在SB3-12胶束中,芦丁分子的A环位于季铵阳离子附近,B环位于两个相反电荷之间的弱极性区域。在SDS胶束中,B环位于栅栏层,而A环和二糖暴露于水相侧。在混合胶束中,随着SDS摩尔分数增加,对A环的静电吸引变弱。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表面电荷密度的调节作用,本质上是对胶束极性区域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微调,进而实现对药物的可控增溶。

English

计量
  • PDF下载量:  8
  • 文章访问数:  1181
  • HTML全文浏览量:  235
文章相关
  • 发布日期:  2020-06-15
  • 收稿日期:  2019-06-03
  • 接受日期:  2019-06-19
  • 修回日期:  2019-06-19
  •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6-24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