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高等分离工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马占华 杜跃展 李军 孙兰义

引用本文: 马占华,  杜跃展,  李军,  孙兰义. 新工科背景下高等分离工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10): 134-140. doi: 10.3866/PKU.DXHX202008010 shu
Citation:  Zhanhua Ma,  Yuezhan Du,  Jun Li,  Lanyi Sun.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Advanced Separation Engineer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J]. University Chemistry, 2020, 35(10): 134-140. doi: 10.3866/PKU.DXHX202008010 shu

新工科背景下高等分离工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基金项目: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SDYAL18019)

摘要: 面对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求,结合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经验,对我校化工类研究生高等分离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评价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创建了工程案例库,采用案例教学、团队协作,注重多专业知识及其最新科研成果的融合;采用软件辅助解决复杂工程问题,通过手算-软件计算相结合的习题训练方式强化理论的理解与应用;以多元化考核模式为抓手,提高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其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表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其实施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对培养研究生的工程综合能力、表达沟通以及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English

    1. [1] 彭孝军, 叶俊伟. 化工高等教育, 2020, No. 1, 1.

    2. [2] 钟登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No. 3, 1.

    3. [3] 张丽雷, 张静晓. 山东化工, 2020, 49(1), 168.

    4. [4] 郑红星. 教育教学论坛, 2016, No. 16, 27.

    5. [5] 黄红霞, 程望斌. 教育现代化, 2019, 6(88), 99.

    6. [6] 张凤宝. 化工高等教育, 2019, No. 1, 6.

    7. [7] 周彩荣, 詹自力. 化工高等教育, 2013, No. 2, 21.

    8. [8] 曾涛. 广州化工, 2014, 42(13), 216.

    9. [9] 武斌, 朱家文, 陈葵, 纪利俊. 化工高等教育, 2004, No. 3, 36.

    10. [10] 罗国华, 李建刚, 靳海波, 禹耕之, 熊杰明, 赵如松, 何广湘. 化工高等教育, 2020, No. 1, 77.

    11. [11] Munir, M. T.; Baroutian, S.; Young, B. R.; Carter, S. Educ. Chem. Eng. 2018, 23, 25.

    12. [12] Pintarič, Z. N.; Kravanja, Z. Comput. Aid. Chem. Eng. 2016, 38, 2367.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5
  • 文章访问数:  1708
  • HTML全文浏览量:  237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0-08-04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