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is-[Co (en)2Cl2]Cl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谱鉴定”实验教学实施结果与探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典型案例之一

欧阳小清 张春艳 潘蕊 阮婵姿 吕银云 翁玉华 董志强 彭淑女 李华敏 许振玲 任艳平

引用本文: 欧阳小清, 张春艳, 潘蕊, 阮婵姿, 吕银云, 翁玉华, 董志强, 彭淑女, 李华敏, 许振玲, 任艳平. “trans/cis-[Co (en)2Cl2]Cl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谱鉴定”实验教学实施结果与探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典型案例之一[J]. 大学化学, 2021, 36(3): 200606. doi: 10.3866/PKU.DXHX202006069 shu
Citation:  Xiaoqing Ouyang,  Chunyan Zhang,  Rui Pan,  Chanzi Ruan,  Yinyun Lü,  Yuhua Weng,  Zhiqiang Dong,  Shunü Peng,  Huamin Li,  Zhenling Xu,  Yanping Ren. “trans/cis-[Co (en)2Cl2]Cl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谱鉴定”实验教学实施结果与探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典型案例之一[J]. University Chemistry, 2021, 36(3): 200606. doi: 10.3866/PKU.DXHX202006069 shu

trans/cis-[Co (en)2Cl2]Cl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谱鉴定”实验教学实施结果与探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典型案例之一

    通讯作者: 任艳平, ypren@xmu.edu.cn
  • 基金项目:

    2017年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FBJG20170295);2017年度厦门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70204);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J1310024)

摘要: 主要介绍厦门大学专门为“化学拔尖计划”学生个性化培养“量身定制”的“trans/cis-[Co(en)2Cl2]Cl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谱鉴定”实验教学实施结果及探讨。以“trans/cis-[Co(en)2Cl2]Cl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谱鉴定”实验为载体,围绕着合成两大目标“质”和“量”,也就是以如何才能得到又“好”又“多”的trans/cis-[Co(en)2Cl2]Cl配合物等问题为导向,以所展示的详细直观的制备流程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为基础,以实验结果为依据,以设问、探讨的方式对合成过程、条件等进行仔细分析和深刻反思、判断,以展示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English

    1. [1]

      欧阳小清, 张春艳, 许振玲, 潘蕊, 吕银云, 阮婵姿, 翁玉华, 董志强, 任艳平. 大学化学, 2021, in press.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62

    2. [2]

      吴江.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228-229.

    3. [3]

      王尊本. 综合化学实验. 第2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97-104.

    4. [4]

      国立台湾大学化学系编. 大学普通化学实验. 第14版. 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2015:111-116.

    5. [5]

      Preparatory Problems 43rd International Chemistry Olympiad 2011 Ankara, Turkey (第43届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实验预备题, 土耳其, 2011年), Problem 31.[2020-06-23]. https://wenku.baidu.com/view/ed204423bcd126fff7050bb5.html

    6. [6]

      Jacewicz, D.; Pranczk J.; Wyrzykowski, D.; Zamojc, K.; Chmurzyn'ski L. Reac. Kinet. Mech. Cat. 2014, 113, 321.Jacewicz, D.; Pranczk J.; Wyrzykowski, D.; Zamojc, K.; Chmurzyn'ski L. Reac. Kinet. Mech. Cat. 2014, 113, 321.

    7. [7]

      蔡维平. 基础化学实验(一). 第1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279-281.

    8. [8]

      武汉大学, 吉林大学, 等校编. 无机化学. 第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884-895, 994, 1028-1029.

    9. [9]

      叶诗琪, 肖丽. 科技与生活, 2011, No. 23, 191.

    10. [10]

      日本化学会编. 无机化合物合成手册第三卷(上). 第1版. 曹惠民, 译.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8:252-256.

    11. [11]

      南京大学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组编. 大学化学实验. 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290-292.

    12. [12]

      Rigg, J. M.; Sherwin, E. J. lnorg. Nucl. Chem. 1965, 27, 653.Rigg, J. M.; Sherwin, E. J. lnorg. Nucl. Chem. 1965, 27, 653.

    13. [13]

      Hughes, M. N.; McWmNNIE, W. R. J. Inorg. Nucl. Chem. 1966, 28, 1659.Hughes, M. N.; McWmNNIE, W. R. J. Inorg. Nucl. Chem. 1966, 28, 1659.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5
  • 文章访问数:  904
  • HTML全文浏览量:  172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0-06-24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