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工科理念的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建设

姜新东 肖林久 李志义 于三三 耿秀娟 封禄田 陈永杰 关瑾 张东享 阎峰 姚慧 李文泽

引用本文: 姜新东,  肖林久,  李志义,  于三三,  耿秀娟,  封禄田,  陈永杰,  关瑾,  张东享,  阎峰,  姚慧,  李文泽. 基于新工科理念的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建设[J]. 大学化学, 2020, 35(10): 104-108. doi: 10.3866/PKU.DXHX202006047 shu
Citation:  Xindong Jiang,  Linjiu Xiao,  Zhiyi Li,  Sansan Yu,  Xiujuan Geng,  Lutian Feng,  Yongjie Chen,  Jin Guan,  Dongxiang Zhang,  Feng Yan,  Hui Yao,  Wenze Li.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Training System of Applied Chemistry Major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J]. University Chemistry, 2020, 35(10): 104-108. doi: 10.3866/PKU.DXHX202006047 shu

基于新工科理念的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建设

  • 基金项目:

    沈阳化工大学113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专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908202)

摘要: 为了适应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需要,增强学生创新知识转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推进辽宁省和精细化工行业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我校依据专业优势、地域特色及社会需求,建立了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并对应用化学专业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模式、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方位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

English

    1. [1] 胡波, 冯辉, 韩伟力, 徐雷. 复旦教育论坛, 2017, 15 (2), 20.

    2. [2] 张树永, 朱亚先, 霍冀川, 宋丽娟, 徐华龙, 郑兰荪. 大学化学, 2020, 35 (10), 6.

    3. [3] 庄长君. 辽宁化工, 2017, 46(3), 266.

    4. [4] 李志义, 朱泓, 刘志军, 夏远景.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No. 2, 29.

    5. [5] 张树永, 张剑荣, 陈六平. 大学化学, 2016, 31(9), 1.

    6. [6] 姜新东, 高爽, 于三三, 崔天放, 肖林久. 大学化学, 2020, 35 (7), 48.

    7. [7] 姜新东, 高爽, 于三三, 姚慧, 李漫红, 阎峰, 李文泽, 肖林久. 大学化学, 2019, 34(11), 108.

    8. [8] 高峻, 陈彦逍, 李万舜, 谢川. 大学化学, 2018, 33(11), 47.

    9. [9] 张树永, 朱亚先, 郑兰荪, 大学化学, 2020, 35 (10), 2.

    10. [10] 张树永, 朱亚先. 中国大学教学, 2018, No. 3, 25.

    11. [11] 顾佩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No. 6, 1.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9
  • 文章访问数:  2005
  • HTML全文浏览量:  267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0-06-15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