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以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

王修中 徐鲁斌 龚良玉

引用本文: 王修中,  徐鲁斌,  龚良玉.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以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10): 92-98. doi: 10.3866/PKU.DXHX202006014 shu
Citation:  Xiuzhong Wang,  Lubin Xu,  Liangyu Gong. Innovativ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raining Mode for Applied Chemistry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aking Applied Chemistry Major of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J]. University Chemistry, 2020, 35(10): 92-98. doi: 10.3866/PKU.DXHX202006014 shu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以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

  • 基金项目:

    青岛农业大学教研项目(XJY2019098,XJT2019002,XJY2019115,XJY2018009,XJG2017004,Z2018X078)

摘要: 基于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客观分析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和不足,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实践,为构建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农科院校产学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了参考。

English

    1. [1] 陆国栋, 李拓宇.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No. 3, 20.

    2. [2] 田景芝, 荆涛, 郑永杰, 王波, 杜晓昕.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 36 (11), 266.

    3. [3] 蒋红梅, 杨建奎, 喻鹏, 李辉勇, 王辉宪. 科教导刊, 2018, No. 7, 34.

    4. [4] 王献忠, 龙柏华, 杨丽. 萍乡学院学报, 2018, 35 (6), 107.

    5. [5] 薛金林, 戴青华, 姚雪霞. 高等农业教育, 2019, No. 2, 15.

    6. [6] 冯剑, 葛秀涛, 葛军, 张伟钢, 荆祥海, 刘学立. 山东化工, 2018, 47 (7), 135.

    7. [7] 姜新东, 肖林久, 李志义, 于三三, 耿秀娟, 封禄田, 陈永杰, 关瑾, 张东享, 阎峰, 等. 大学化学, 2020, 35 (10), 104.

    8. [8] 高文秀, 王集思, 张浩, 连丽丽, 王希越, 娄大伟. 山东化工, 2019, 48, 231.

    9. [9] 谢哲东, 郭洪宇. 农业与技术, 2018, 38 (23), 166.

    10. [10] 林健.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 38 (2), 26.

    11. [11] 胡波, 冯辉, 韩伟力, 徐雷. 复旦教育论坛, 2017, 15 (2), 21.

    12. [12] 徐继明, 褚效中, 赵宜江. 广东化工, 2019, 46 (3), 239.

    13. [13] 顾佩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No. 6, 1.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8
  • 文章访问数:  1723
  • HTML全文浏览量:  15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0-06-02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

返回文章